秦州区:做足土地文章 绘好丰收画卷
“这种‘大豆+玉米’的种植模式很好,每亩地的产量和产值都提高了。我今年种了200亩,收成很好。”近日秦州区杨家寺镇白家沟村国祥种养殖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白国祥看着眼前丰收在望的玉米和黄豆高兴地说,这种复合种植模式,一亩地可产玉米1000斤左右,黄豆400斤左右。与单一种植相比,每亩地多产300斤黄豆,能多收700元。
在秦岭镇竹林村绿色玉米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同样也采取这种复合种植模式。
“合作社流转土地16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00亩,今年套种的玉米长势很好,估计每亩产量达1200斤左右。”秦州区竹韵醇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鑫说。
据了解,今年,秦州区整合资金500万元,在天水镇、秦岭镇等7个乡镇落实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12万亩,建成500亩以上示范点15个,完成任务的112%。整合资金120万元落实大豆单作种植1.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基于农作物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这种复合种植的技术模式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提质增效“三位于一体”,能充分发挥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实现“一田双收、稳粮增豆”的目标。
秦州区采取多种措施增粮增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按照抓点示范的思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在杨家寺、秦岭等镇打造5个万亩粮油生产示范片带,建成37个千亩示范点。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3万亩以上,夏粮产量7.98万吨,秋粮预计产量14.5万吨,夏、秋粮获得双丰收。
在抓好粮食种植的基础上,秦州区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坚持整山系、整流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在华岐镇、牡丹镇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总投资1840万元,已完成投资1600万元,建成1.05万亩,预计10月上旬全面竣工。同时把撂荒地整治作为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的重要举措,整合资金2400余万元,采取龙头企业规模种植、经营主体连片承包、村集体收回耕种、大户流转、农户自种等方式整治完成7.4万亩,华岐镇范山村、李秦村和杨家寺镇东河片分别达到3000亩,杜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进一步促进了全区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提高。
来源:新天水·天水日报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