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加快粪肥还田地 “循”出种养绿色路
寒露节气至,冷气已袭人,但在崆峒区的乡间路上,一辆辆粪肥还田车在来回穿梭,收粪、堆沤、还田......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今年以来,崆峒区农业农村局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抢抓国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平凉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开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推行“有机肥改良土壤—绿色种植—养殖—粪肥处理还田—有机肥改良土壤”的绿色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加快粪肥还田,夯实绿色低碳发展的根基,变废为宝,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土壤固碳增汇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崆峒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建立1.3万亩以上粪肥还田示范片,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化肥减量提质增效,通过项目建设探索发展有机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生产出高质量绿色农产品,带动崆峒区绿色有机循环农业推广普及。
科学制定方案,狠抓实施进度。结合崆峒区实际,制定了《崆峒区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计划,抓住秋冬季窗口期,千方百计加快推进粪肥还田。
公开遴选服务主体,严抓粪肥质量。在项目实施乡镇公开遴选服务主体9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堆沤腐熟,坚决做到不处理的不下田,不达标的不进地。
组建技术团队,抓好指导服务。抽调区农技中心、蔬菜站等单位技术人员20余人组建了技术服务团队,发挥技术服务作用,加强了培训和巡回指导,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全过程进行质量抽检,确保了粪肥还田质量。
紧抓宣传引导,推动绿色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广绿色种养循环的好处,引导农户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助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崆峒区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目前,已经收集粪肥3万余吨,确定还田面积1.3万亩以上。同时还在设施蔬菜基地大力推广了粪肥+配方肥、粪肥+水肥一体化、粪肥+秸秆生物反应堆等绿色循环技术10项。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