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夏河县2022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典型案例公布

2023年01月10日 甘肃三农在线 张玉龙

图片1.png

为推动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在夏河县实施绿色种养循环整县推进项目,推动特色养殖业生态循环发展。项目完善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督促指导规模以上养殖场建立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积极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粪肥还田效率。围绕种养结合,培育有机肥厂等第三方机构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引导规模养殖场建设畜禽粪污密闭贮存发酵池等设施,增强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治理能力。

图片2.png

2022年夏河县被列为甘肃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为扎实做好该项试点工作,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夏河县县域实际情况,为促进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兼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结合养殖场布局、特色产业规模,重点在青稞、油菜等高原特色作物上顺利实施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项目遵照充分利用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的原则,以特色产业为主线,以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为服务主体,通过该项目实施,全面带动建设夏河县种养循环体系建设,可有效带动全县“种-养-加”循环体系发展,增加农产品经济附加值,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有效提升耕地生产能力和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纵向融合、横向融合、交叉融合。项目通过实现“1213(一扶持、二提升、一模式、三监测)”四大效益,进而实现建立特色显著、效益突出、经济可持续的产业经营体系,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工程示范和技术支撑。

图片3.png

一、扶持一批服务主体

按照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指导,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服务主体为有机肥生产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项目重点对粪肥还田收集、处理、转运、施用等服务环节予以奖补,按照谁提供服务补助谁的原则,对向农户提供“一条龙”式服务的主体提供每亩82元补贴。项目通过政府补贴服务主体的方式,利用3-5年时间,扶持一批标准化、规模化、正规化、专业化的有机肥生产企业。

二、二个提升

(一)改善生态环境

本项目以生态要素的最优配置为基础,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调控;项目还与土地资源的生态承载力相结合,保障空间的绿色发展、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通过项目实施,可以建设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乡村,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群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创造美丽生产生活环境的意识。项目采取了绿色高质量发展体系理念,绿色防控削减化肥和农药用量,促进有机肥资源合理利用等内容,促进全县尽快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二)促进产业融合

通过实施建设项目,为当地农牧民提供粪肥堆沤施用一条龙服务,引领产业升级转型,大力发展有机肥产业化道路,增加农产品经济附加值,全面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项目有利于拓展农业多重功能,提升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催化能力,充分挖掘农业农村资源的价值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合作社、种植大户为基础的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有机肥生产、高原特色农作物种植、牦牛高质量繁育等惠农项目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助力乡村振兴。

三、推广一种模式

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夏河县县域实际情况,本年度我县在重点在油菜、青稞两种作物,同时兼顾小麦、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作物重点推广“分散养殖户(提供粪源)+有机肥生产企业技术托管(收集、处理)+转运还田”模式。分散养殖户+有机肥生产企业技术托管粪污处理+转运还田模式针对我县大部分耕地附近无养殖场或养殖户较为分散区域,其主要流程为由有机肥生产企业利用技术装备优势对分散养殖户进行集中培训,并采取统一收集、统一堆沤腐熟、统一施肥标准、统一技术模式、统一还田的五统一方式,将检测合格的腐熟粪肥转运还田。项目遴选一批重点服务主体。在全县境内大范围推广分散养殖户+有机肥生产企业技术托管粪污处理+转运还田模式,规模化畜禽粪便集中处理,配套链板槽式翻堆机、自动布料机、自动出料机和曝气系统等,实现了堆肥物料的自动化传输和高温发酵区无人化操作。大大降低项目服务成本,且易推广,可在全县、全州境内广泛推广。

图片4.png

四、坚持三大监测

(一)坚持粪肥质量安全监测

项目参考了《甘肃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技术指导意见》,结合当地产业实际情况,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GB∕T36195-2018)和《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NY/T3442-2019)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腐熟堆沤,每一批发酵腐熟还田的粪肥及商品有机肥中的砷、汞、铅、镉、铬、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等限量指标均须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2)行业标准,保障粪肥质量安全、达标。坚持粪肥腐熟一批,抽检一批,合格一批,还田一批。并建立数据库档案,严格执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效果监测方案》的规范要求。

(二)坚持还田监测

采用GPS定位等信息化手段对粪肥还田作业进行监测记录,做到粪肥来源有台账、处理有监控、施用有轨迹。加强信息化台账管理,准确记录粪肥出场、运输、还田等信息,痕迹化管理粪肥来源、收集处理方式、应用区域作物等。探索提升粪肥还田产出农产品价值的有效路径,构建粪肥还田全程追溯机制。并对全县粪肥还田的13个乡镇每乡镇布设3个监测点,共计布设39个监测点,实施项目建设前后耕地质量检测,科学评价粪肥还田在增收增产、提质增效、化肥减量、地力培肥等方面的作用,为探索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提供数据支撑。

(三)坚持宣传培训

项目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培训工作,使粪肥还田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使老百姓从思想上认识到“施用农家肥”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有效举措,才能完全实现腐熟粪肥替代化学肥料。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大对农牧民的宣传培训。一是重点加强以“农作物施用有机肥的好处”,“长期施用化肥对耕地的害处”,“有机肥施用技术”等内容的宣传培训工作。二是充分利用“报、刊、网、微”,融媒体等信息传播渠道,采用图画、文字、短视频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结合有机肥替代化肥宣传活动通过发放藏汉双语宣传图册或召开现场观摩会、田间学校等方式,切实做到腐熟粪肥以及有机肥施用技术进村入户。使项目区广大种植户成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最直接的受益者,通过粪肥还田,逐渐改良土壤效果,提高土壤的培肥地力作用,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着力推动养殖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业主紧密衔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