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亮点工作
今年,静宁县在省农技推广总站专家的指导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打造了工作亮点,总结了先进典型和经验。
一、组织管理
项目伊始,按照省方案要求,结合全县实际,静宁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静宁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项目总方案制定了具体子方案,包括《静宁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方案》《静宁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方案》《静宁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水溶肥分配方案》《静宁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病虫害社会化服务及统防统治工作实施方案》《静宁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机械化收割示范实施方案》等5个文件,明确了相关事项和职责,保证了项目的有序开展。并安排专人对项目实施过程文字、图片、影像等有关资料收集保存、归档整理,项目档案规范,文件报送及时。
二、能力提升
认真制定培训规划,合理设置课程模块,组织县乡两级种植业、农机行业全部编制内在岗技术人员通过脱产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培训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三农”工作重要思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玉米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农田杂草识别与防治技术、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小杂粮生产加工技术等,切合当地生产实际,符合资源节约、增产增效、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优质绿色高效技术要求。培训人数120人,其中县级培训115人,省级骨干人才培训5人,任务完成率100%。县级脱产培训时间6天,其中理论课程3天、实训课程3天。
三、示范基地
结合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建成高标准玉米科技示范基地3个,面积10300亩,其中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个300亩,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1个10000亩。1个百亩核心攻关基地设在司桥乡上马村,面积100亩;1个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设在司桥乡西湾村,面积200亩;在司桥乡、界石铺镇建成集中连片万亩示范基地10000亩,其中司桥乡4000亩,界石铺镇6000亩。集中连片示范基地树立统一规范标牌。
在百亩核心攻关基地和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主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筛选、绿色增产增效新模式、新技术研发,包括秸秆还田地力提升循环农业技术、智能软体水窖水肥一体化技术、旱地玉米适水增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等。同时,开展施肥深度、保水剂、秸杆还田保墒效果等试验,项目实施期间,先后与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耕地质量保护站、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进行协作,开展秸秆还田地力提升循环农业技术、智能软体水窖水肥一体化技术、旱地玉米适水增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肥料不同深度施用效果、油菜覆盖还田等技术攻关,取得了较好成效。
充分发挥示范田的带动效应,做给农民看,教给农民学,带着农民干,调动农户科学种田的积极性,提高农业实用技术的使用率,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增强。在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组织县乡技术人员及部分种植大户培训观摩2次。
四、主推技术
示范基地注重技术集成,发掘技术集成效应,探索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体系,充分发掘科技的增产、增效能力。主要以旱地玉米适水增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为核心,综合运用全膜双垄沟播、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秸秆还田地力提升循环农业、智能软体水窖水肥一体化、机械收割等配套技术,打造旱作农区玉米高产高效模式,示范区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8%。
五、主体培育
遴选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了10个,各经营主体农业产业经营水平高、规模大、示范作用好、辐射带动强,对当地产业发展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所有示范主体均安装了中国农技推广APP,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农情、日志填报,一方面解决了自己的生产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解答服务对象技术问题。据调查,服务对象满意度100%。
六、信息化建设
一是委托南京数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县农业农村局建设的慧种田APP基础上新增社会化服务模块,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 促进农业生产全过程服务资源整合,构建服务组织与农业生产者有机融合的信息化服务模式,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正在试运行。二是在平台上及时完整上传各类信息。工作动态发布信息36条,全部通过省级审核,3条通过部级审核;文件资料有7条通过省级审核;能力提升填报上传了培训手册、签到表、培训人员档案表等培训信息;主推技术上传信息7条,填报完整规范,有示范基地作为示范展示载体,基地信息完整,主推技术明确;主体培育、特聘计划信息填报规范完整。三是推广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县乡技术人员安装使用率100%,其他人员使用率逐年增加。
七、特聘计划
一是完成了特聘农技员招募任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招募了3名有丰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较高技术专长、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较强、且在服务区域有较好群众基础的人员作为特聘农技员。二是制定了完善实施办法和管理制度,成立了招聘工作领导小组,服务合同规范,服务内容和考核标准明确, 考核管理规范,特聘人员信息化管理服务完善。三是特聘农技员全部安装了中国农技推广APP,并进行农情、日志填报。
八、其他重点工作
全力支持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专业服务组织、科技服务能力较强的农民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技术托管”服务模式,主要开展了以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为主的社会化服务,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静宁新三农公司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10300亩,静宁利贞农机服务合作社开展机械化收割服务3000亩。
积极协助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工作,主动承接以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孙万仓为团长的科技特派团复种油菜绿肥产业帮扶工作,与相关单位及人员积极对接,开展油菜机收减损等技术培训、油菜栽培技术现场指导、强冬性冬油菜新品种推广及栽培技术示范等工作,集中攻关技术瓶颈,巩固拓展我县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科技特派团帮扶主导产业1个(油菜),服务专家共4人,开展调研4次,开展产业科技指导服务8次,在线解答问题、咨询政策、技术普及等20余次,引进油菜品种6个,推广相关技术3个,培养帮带本土人才5人,解决技术难题1个。
九、创新工作
一是强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在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中,从病虫害防治和收割等用工投劳较多环节入手,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实力较好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高质量开展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机械化收割示范,解决了部分农户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取得了很好示范效果。二是强力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工作。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服务资源整合,构建了农业服务组织与农业生产者有机融合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农业服务组织与农业生产者双向信息交流更加畅通、便捷,提高了农业服务组织服务农业生产的时效性。 三是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地力培肥工作。充分利用试验示范所取得了各项成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前规划、精心布点,大力推广“绿肥+深松耕+增施有机肥+地膜覆盖”的技术模式,创新开展新修梯田飞播绿肥油菜示范。四是示范推广风光电智能软体水窖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软体水窖收集雨水,风力、太阳能供电,利用智能灌溉系统随水带肥进行水肥一体化作业。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