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着力构建蔬菜产业链 铺就产业兴旺“新画卷”
2022年以来,清水县把产业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按照“优布局、扩规模、提质量、强龙头、促转化、树品牌”的整体思路,立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目标,坚持引培结合,统筹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推动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单丝难成线,独木难成林。2022年,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畜牧、果品等部门指导,红堡镇、白驼镇党委负责,白驼河流域种植蔬菜的10个村党支部共同发起,在红堡镇西城村挂牌成立了白驼河流域蔬菜产业党委、白驼河流域农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0名村党支部书记、17个合作社负责人分别同产业党委、合作社联合社现场签订协议,自愿结盟为蔬菜产业发展共同体,为党建联盟引领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红堡镇在红堡村、余川新村、曹冯村等村新搭建冬暖式蔬菜大棚20座、钢构大棚130座,采用“土地流转+项目投资+能人大户”模式,建成“万寿菊育苗+西红柿”基地40亩、羊肚菌生产基地2处30亩、“西红柿+草莓”基地30亩。采取“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的模式,主要种植西红柿和草莓,形成“庄口”效应,带动农户种植由“小而杂”向“大而精”转变。
“咱们白驼河流域的土壤、温度、光照等条件特别适宜发展蔬菜产业。我种植了20多亩30个大棚的蔬菜,有西红柿、黄瓜、草莓,产量和品质都相当可观。随着蔬菜全产业链的发展,周围越来越多的农户也加入了进来,扩大了种植规模,我们对发展蔬菜产业很有信心。”红堡镇西城村蔬菜种植大户李志斌说。
同样地处白驼河流域的白驼镇化岭村也紧跟全县发展蔬菜产业的步伐,2022年开春,化岭村依托天津河北区社会帮扶资金,高标准建设保温日光大棚40座,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等大棚蔬菜。从6月开始上市,采摘期持续到8月中旬,每棚收益5000元以上,实现村集体收入8万元。
清水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发挥科技推广和示范带动作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步实施、分户经营”的管理模式,推行行政技术双承包责任制,坚持管理到人、技术到棚。至目前,共吸纳41户菜农入园种植,主要种植草莓、番茄、辣椒、西瓜、黄瓜、人参果等常规果蔬品种,强化科技农业支撑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
位于清水县贾川乡的腾辉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把辣椒种植和辣椒育苗作为发展蔬菜产业的主攻方向,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理、订单化收购的方式不仅让辣椒的产量和销路有了保障,而且带动周围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
“我们合作社共种植蔬菜150亩,其中设施大棚63座50亩,露天蔬菜100亩,种植品种主要为辣椒和萝卜,按照2022年的采收情况来看,辣椒亩产在5000斤左右,可实现亩产值1万元左右,年产值在150万元以上,我们合作社长期雇佣劳动力20余人,今年共发放工资47万元。”清水县腾辉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辉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2022年以来,清水县以全产业链发展为目标,聚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及其加工业板块,深入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按照“连村成片、跨乡成带、集群成链”的要求,以打造白驼河流域蔬菜产业示范片带为重点,加快新优品种示范,持续壮大蔬菜产业,全县种植蔬菜8.4万亩,建设蔬菜大棚1000座,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园区化发展。
在产销对接方面,清水县利用建成的西关杨家林果蔬批发市场、家乐购物广场和朝东超市蔬菜专柜,做好农超对接工作,同时加强与外地市场的联络,争取将清水品牌蔬菜打入兰州、西安、咸阳、银川等地的市场。2022年,全县蔬菜产量达到9.5万吨以上,产值达到3.5亿元。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