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处站动态 技术推广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乡村振兴 图说三农 三农视频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镇原县农技广中心 :早行动开展作物苗情、土壤墒情调查

2023年02月06日 甘肃三农在线 赵强 郭志龙

图片1.png

及时准确掌握当前越冬作物苗情及土壤墒情,是春季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的关键环节。为及早掌握当前冬小麦、冬油菜等作物苗情及土壤墒情状况,科学指导春耕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意见。2月4日,镇原县农技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山、川、塬不同地形的麦田、油菜田和秋闲田进行了苗情调查、墒情监测。

越冬作物苗情:目前全县冬小麦、冬油菜均处于越冬期,苗情指数与越冬前基本持平,苗情较好,群体较大,单株分蘖较多,个体发育较好。冬小麦苗情。全县冬小麦亩总茎数48.9-99.2万茎,平均63.75万茎,单株分蘖2-6个,平均3.3个,单株次生根4-13个,平均7.3条。全县旺苗2.73万亩,占总面积5.51%,亩总茎数80.45-99.23万茎,平均90.12万茎,平均单株分蘖5.9个,平均次生根11.8个。一类苗面积14.6万亩,占总面积的29.48%。亩总茎数66.7-79.8万茎,平均79.62万茎,比上年69.27万茎增加10.35万茎;平均单株分蘖3.8个,比上年的2.6个增加1.2个;单株次生根8.6条,比上年的5.1条增加3.5条。二类苗面积21.81万亩,占总面积的44.04%。亩总茎数54.9-66.2万茎,平均64.71万茎,比上年61.85万茎增加2.86万茎;平均单株分蘖3.5个,比上年2.4个增加1.1个;单株次生根7.5条,比上年的4.7条增加2.8条。三类苗面积10.38万亩,占总面积的20.96%。亩总茎数41.5-51.6万茎,平均49.89万茎,比上年44.05万茎增加5.84万茎;平均单株分蘖2.4个,与上年的2.3个增加0.1个;单株次生根5.4条,比上年的4.5条增加0.9条。

冬油菜苗情。全县冬油菜亩均基本苗3.33万株,根茎粗0.94厘米。其中一类苗面积2.4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5.2%,比上年增加1万亩,亩均基本苗3.40万株,根茎粗1.04厘米;二类苗面积3.117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4.3%,比上年增加1.407万亩,亩均基本苗3.37万株,根茎粗0.97厘米;三类苗面积1.44万亩,占播种总面积的20.5%,比上年减少0.54万亩,亩均基本苗3.21万株,根茎粗0.78厘米。

图片2.png

土壤墒情评价:目前,土壤还未解冻。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结果显示,冬小麦:塬地小麦0-20cm土层质量含水量为12.0%,干土层8cm左右,处于中旱,20-60cm土层质量含水量为12.2-14.6%,底墒不足;山地小麦0-20cm土层质量含水量在14.3%,干土层6cm,处于轻旱,20-60cm土层质量含水量为15.1-16.3%,底墒适宜;川地小麦0-20cm土层质量含水量在15.1%,干土层4cm左右,墒情适宜,20-60cm土层质量含水量为15.2-19.9%,底墒适宜。

图片3.png

冬油菜:塬地地膜油菜0-20cm土层质量含水量为19.6%,墒情适宜,20-60cm土层质量含水量为19.8-19.9%,底墒适宜;山地地膜油菜0-20cm土层质量含水量为15.0%,干土层4cm,处于轻旱,20-60cm土层质量含水量为14.3-14.4%,底墒不足;川地地膜油菜0-20cm土层质量含水量在17.0%,墒情适宜,20-60cm土层质量含水量为22.1-25.4%,底墒充足。秋闲田土壤墒情适宜。

 总体来看,全县冬小麦墒情较差,处于轻旱到中旱;地膜油菜塬地和川地墒情适宜,山地墒情差,处于轻旱;秋闲地墒情适宜,地膜覆盖田块比露地高3%左右。

图片4.png

农业生产建议:冬春季“旱寒”叠加造成小麦死苗,而且部分麦田苗情不均衡、旺苗弱苗并存现象突出,病虫草害威胁较大,增加了春季田管难度。针对当前小麦苗情长势和气象条件,各乡镇要以“防冻抗旱、促弱控旺”为重点,坚持一个“早”字,抓好一个“防”字,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搭好丰收架子。

镇压划锄,增温提墒。早春镇压可弥封裂缝,沉实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增温保墒。要抓住晴好天气,适时适度镇压,注意土壤过湿不镇压,以免造成板结;有霜冻麦田不镇压,防止损伤麦苗;三叶前和拔节麦田不镇压,以免伤苗死苗。结合镇压开展划锄,先压后锄,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促进麦苗返青和根系生长。对冻害较重的麦田,早春适时搂麦或划锄,去除枯叶,促新生叶早生快发。

灌水补墒,抗旱保苗。对旱情较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麦田,指导农户根据早春温度条件,在日均气温稳定通过3℃时,浇水补墒,促进表墒和底墒相接,抗旱保苗,为返青拔节创造有利条件。

预防冻害,及时补救。今春气温回暖快,易出现阶段性强冷空气,发生“倒春寒”几率大。各乡镇要及时组织群众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旺长麦田及时开展镇压蹲苗,控旺转壮;弱苗要及时追施尿素,促进苗情转化升级,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可采用在地头烟熏、叶面喷施尿素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1000倍液)或叶面喷碧护等方法提高抗寒防冻能力,防御倒春寒,减轻冻害程度。

依据苗情,科学追肥。返青后,依据苗情科学施肥。冬小麦趁墒趁雨及早追肥,尤其是对于中弱苗田,要趁墒及早追施化肥,在返青初期趁土壤返潮之际,行间耧施化肥,亩追施尿素5-7.5kg,配施磷酸二铵2.5-5kg,促弱控旺转壮,早发稳长。冬油菜返青后,视苗情亩追施尿素3-5kg,返青期未来得及追肥的田块追施薹肥,亩追施速效肥碳铵10kg,此时不宜追施长效肥,以免贪青晚熟。

防病治虫,化学除草。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麦蜘蛛、蚜虫、地下害虫和杂草陆续进入始发期,特别是干旱有利于麦蜘蛛、蚜虫等发生,要加强监测和防控,压低病虫基数,减轻春季为害。对小麦条锈病,及时防治,防早防小。对冬前未进行化除的麦田,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及时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