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牢记“国之大者” 守护粮食安全
近年来,武威市始终牢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使命担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发展目标,以强农惠农政策为抓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全力做好粮食生产各项工作,粮食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粮食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总量稳中有升。2022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40.31万亩,占任务的100.1%;产量达到123.99万吨,占任务的101.6%,超额完成省上下达任务,实现面积、产量双增长,连续两年受到省上通报表扬。
一、突出责任落实,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委一号文件对粮食生产、耕地保护、撂荒地整治等重点工作均进行了安排部署,严守耕地红线,促进粮食生产,推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制定《2022年武威市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武威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全市粮食产量只增不减、粮食品质和效益只升不降。市、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生产任务,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县区到乡镇,面积落实到村到田块。聚焦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三农”重点工作,开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督导服务5轮次,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2023年,制定印发《2023年武威市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市、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已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落实到县区、乡镇,目前,已落实种植地块244.48万亩,占任务240万亩的101.86%。
二、突出耕地保护,筑牢粮食丰收基础。坚持“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组织开展撂荒地核查摸排,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购买社会化服务、村集体收回等多种方式复垦复耕,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已整治撂荒地42.43万亩,占整治任务的96.5%。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连片平整田块,配套完善水、电、路设施,今年已建成45万亩,占年度任务的95.74%,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4万亩,实现了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农业生产条件、生产能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三、突出科技支撑,扩大粮食增产潜力。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以绿色高效行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为重点,扎实开展政策技术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种粮水平。全市已举办各类培训1678场次,培训农民7.36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7万份。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审定玉米、春小麦等农作物新品种10个,全市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6.61万亩。凉州区、古浪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强化农机服务,大力推动机械化与农艺制度、智能信息技术、农田建设相融合相适应,提高农机装备应用水平,全市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16.65万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5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81.5%。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被树为全国典型。
四、突出绿色生产,提升粮食质量品质。坚持以节水高效为方向,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推广高效农业节水技术250万亩、旱作农业技术45.6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农业用水效率效益显著提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布设耕地质量监测点660个,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82万亩,累积推广有机肥457.1万亩,种养结合有效提升了耕地地力。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建立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监测点389个,发布病虫情报47期,落实绿色防控面积369.1万亩次,农药利用率达到42.09%。充分发挥中化现代农业MAP技术服务中心作用,利用大中型施药器械、无人航空施药机械开展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面积163.0万亩次,覆盖率达到47.3%。
五、突出生产安全,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强化农资监管,通过前移监管窗口、完善农资可追溯管理制度、开展专项检查等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禁药物等违法坑农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农民合法权益。去冬今春,已出动执法人员326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门店365家,检查春耕农资品种510个,责令15家门店对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整改,化解农资矛盾纠纷1起,促进了全市农资市场安全平稳运行。加强农业农村、气象、水务、应急等部门协作配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应急防范措施,指导农户科学合理防灾减灾救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截止目前发布预警信息120条。
六、突出延链补链,提高粮食综合效益。发挥比较优势,将粮食产业纳入全市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明确发展目标和推进思路,绘制产业链发展图谱,积极培育和引进粮食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关联配套企业。全市现有粮食加工企业91户,年设计总产能484.65万吨以上,总仓容92万吨,红太阳面业集团年小麦加工能力110万吨,位列全国小麦加工企业排行榜第23名,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着力招引“建链、补链、强链”项目,已建成武威泰昆年产25万吨饲料生产线、禾通农业年产10万吨蒸汽熟化玉米压片项目、溢佳同惠年产20万吨饲料加工等项目,推动粮食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产业链产值63亿元。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