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处站动态 技术推广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乡村振兴 图说三农 三农视频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武威:创新运用“五个三”工作法 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023年04月10日 甘肃三农在线 胡校山

近年来,武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坚持数量质量一起抓”“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坚持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监管检测追溯体系建设,强化风险监测和源头管控,深化农资打假、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作出积极贡献

压实“三个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压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市、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一号文件部署,作为食品安全、质量工作、“菜篮子”、“双打”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强化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及时解决问题,统筹推进落实。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实施网格化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建立“村(社区)有人看、乡镇有人管、县区有人查”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压实行业监管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要求,靠实市、县区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责,强化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有效实施,建立健全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压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综合运用宣传培训、信用监管、质量承诺、执法检查等方式,压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引导生产经营者自觉诚信自律、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健全“三个体系”,夯实闭环监管基础。健全监管体系。市、县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全市4个县区、93个乡镇全部建成监管站,配备专兼职监管人员284人,73个乡镇配备速测设备。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4个,配备执法人员167人,初步实现农业农村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健全检测体系。加强检测能力建设,武威市、凉州区、天祝县3个农检实验室通过CMA、CATL“双认证”。全面加强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强化“双随机”和“三前”环节例行监测、监督抽查,2022年全市完成样品监测42217个,其中定量监测样品3672个,达到2.5批次/千人以上,总体监测合格率99.6%。健全追溯体系。依托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监管平台,建成1个市级、4个县级追溯监管指挥中心和82个乡镇监管站平台,对1543家生产经营主体和农资门店实施备案管理,“三品一标”产品全部纳入追溯管理,并作为示范创建、品牌推荐、新申报认证续展和产品参展前置条件,累计上传数据53.6万条,实现追溯企业“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大力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建立监管主体名录566家,2022年开具合格证2.8万张,附带上市农产品4.7万吨。

突出“三个重点”,提升全程监管质效。突出源头治理。建立种植业、畜牧业投入品负面清单,强化农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备案管理,严格落实投入品生产经营诚信档案、购销台账、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全市1382家农兽药生产经营和屠宰企业全部纳入追溯系统,实现了生产、经营、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实时查询,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产地管控。坚持绿色兴农,实施凉州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凉州区古浪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地膜科学使用等项目,推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尾菜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6%、89.9%、83.6%、53.6%,所有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全部属于优先保护类,无受污染耕地,保障了农畜产品生产安全。突出标准推广。制定实施无公害地方标准60项、绿色食品地方标准35项、有机食品地方标准2项、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50项,形成覆盖大宗和特色农产品的地方标准体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科学用种用肥用药,创建凉州区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区、民勤县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古浪县省级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天祝县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省级高原夏菜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区,民勤腾盛供港蔬菜等4个基地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用好“三个载体”,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用好专项整治载体。坚持“控源头、管流通、查残留、追责任”,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持续开展农资打假、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严厉打击农兽药残留超标、添加禁用成分、假劣农资等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全市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23件,其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9件,实现了查处一起、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良好效果。用好质量安全县创建载体。持续巩固拓展凉州区第二批国家级、民勤县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督促指导古浪县、天祝县稳步推进第三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发挥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在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质量把控机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打造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依法监管样板。用好品牌建设载体。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出台“三品一标”认证扶持政策,强化产品培育、认证和证后管理,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有效数量达到332个。武威市获“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葡萄酒城”誉名,民勤县获中国肉羊、蜜瓜、茴香、人参果之乡等誉名,天祝县获中国高原食用菌、高原夏菜、藜麦之乡(都)等誉名。打造了“凉州农鲜”“民清源”“原味古浪”“天祝原生”等区域公共品牌,天祝白牦牛、民勤蜜瓜等5个产品入选“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37个商标入选“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农产品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强化“三个保障”,促推监管良性发展。强化普法宣传。持续开展新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贯、食品安全宣传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活动,坚持在普法中执法、在执法中普法,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村入户,引导生产经营者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规定,推动按标生产,确保上市农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强化人员培训。会同工会、人社部门连续七年举办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活动,遴选优秀选手组队参加全省竞赛,多名选手获奖,推动岗位大比武、业务大练兵,有力激发和调动市县乡检测人员学理论、练技能的积极性,持续提升检测能力水平。加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农业标准化等宣贯培训,2022年举办培训班145次、培训3万多人次,生产经营主体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科学安全用肥用药水平不断提升。强化经费支持。加大经费争取力度,市级财政每年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专项经费20万元、执法专项经费60万元,县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10—40万元,市、县区监管检测机构人员全部落实农业有毒有害津贴,保障了监管工作有序开展。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