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处站动态 技术推广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乡村振兴 图说三农 三农视频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清水县山门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黑木耳“种”出致富路

2023年05月09日 甘肃三农在线

引言:清水县山门镇地处林缘区,距县城27公里,现辖17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94户10667人,地域面积227平方公里。长期以来,全镇因地处高寒阴湿山区,大多数村庄坐落在高山密林之中,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收入渠道单一,村集体更谈不上有什么增收致富产业。

近年来,山门镇依托森林覆盖率高、气候高寒阴湿等特点,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产业,将黑木耳种植产业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引擎,从产业前期论证、科学谋划、项目支撑、经营模式、品牌培育等方面进行系统集成分析,不断探索、大胆尝试,全镇黑木耳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山门实际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截至2022年底,全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99.31万元,村均收入29.37万元。

党建引领“拓新路”

面对村级发展无支柱产业、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山门镇党委一班人充分认识到,传统农业产业已无法满足群众和村集体增收致富需求,只有拓展新的增收渠道,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因此,在镇党委领导下,全镇干部深入17个行政村开展实地调研,并邀请技术指导员现场论证,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为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最终,在群策群力之下,决定以发展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黑木耳菌棒种植为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与此同时,山门镇坚持党建引领,主动融入清水县东部林缘区黑木耳产业党委,成立山门镇黑木耳产业党建联盟,通过跨村联建功能性产业党支部,整合区域党建资源,实现基层党组织由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切实将党的组织力转化为产业发展力的有效途径,让“小支部”汇聚大能量。

倾情帮扶“育产业”

2019年以来,依托山门森林覆盖率高、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村民掌握传统木耳种植技术的优势,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会科学院的倾情帮扶下,山门镇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三变”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关山、白河、大集、史沟等村率先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吸纳会员实行土地、劳动力入股,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建成黑木耳生产基地4处,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统一经营,发展以黑木耳种植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技术培训、能人带动、帮扶单位帮助销售等措施,当年增加村集体积累20余万元,全镇黑木耳产业实现开门红。

村村联建“提质效”

在山门、白河等村成功种植黑木耳的基础上,山门镇不断拓宽发展思路、总结产业培育经验,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扶持,鼓励合作社自主经营,通过村村联建、抱团发展,全镇黑木耳产业集群已见雏形,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积极争取中央三部委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和天津市河北区东西部协作社会帮扶资金,在山门村、旺兴村选址建设黑木耳种植基地各一处,当年实现净利润20余万元。2022年,为了解决马堡、刘崖、薛家、玄头四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薄弱问题,积极争取中央三部委扶持资金100万元、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200万元,建成集制袋、灭菌、接种、养菌、生产于一体的迂通峡黑木耳生产全产业链项目基地,每年可生产黑木耳菌棒300万棒,年产黑木耳3万多斤,年产值1000万元左右,带动马堡、刘崖等4村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8万元。同时吸纳周边80多名群众务工,保证了村集体、合作社、低收入户三方收益。制定出台《产业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利用产业项目收益设立奖励资金和“一事一议”救助资金,让脱贫户共享产业收益,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巩固产业“树品牌”

山门镇在扩大黑木耳种植规模的同时,引进甘肃育沛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菌棒制作、技术指导、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推行基地化、规模化种植,实行精细化管理,将“小散乱”转变为“大而精”。同时坚持高品质定位,推进品牌化创建,开展市场化运作,成功注册“山门黑木耳”商标,对全镇镇域内的黑木耳统一包装,主动和天津市星耀批发市场对接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将“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好价格”。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依托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开展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农民丰收节”等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