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纵深推进“五大革命”开启乡村振兴“清洁”模式
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秦安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乡村治理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深入开展厕所、垃圾、污水、村貌、风貌“五项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推行“厕所革命”。坚持“小厕所大民生”理念,把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作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实事来抓,着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在城郊和污水管网覆盖地区,集中推行水冲式卫生厕所;在群众居住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川道村庄,集中推行三格式、双瓮式卫生厕所;在群众居住分散的高海拔干旱山区,集中推行双坑交替式、单罐一体式卫生旱厕,累计新建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56896座,2023年计划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0000座,全县卫生户厕覆普及率将达到71%以上。建立定期调度和问题督查整改制度,完善厕具维护、粪污收运、处理利用管理体系,全方位、全过程抓好后续管护工作,实现新建改建户厕达标率、使用率两个100%。
二、坚持统筹推进,大力推行“垃圾革命”。紧盯全域无垃圾治理目标,依托4座乡镇生活垃圾焚烧站、16座生活垃圾压缩站、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和莲花生活垃圾填埋场,建立“农户分类、村组收集、镇村运转、县镇处理”的跨镇域垃圾保洁、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模式,对易腐烂垃圾、煤渣灰土、建筑垃圾尽量就地就近消纳,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专业处置,其他垃圾无害化处理,形成“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回收利用、末端处置”的运行体系。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对自然村组通过公益性岗位保洁员进行网格化管理,聘请农村保洁员2680人,配备环卫车辆274台,每2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辆垃圾收集车的目标全面实现,月均转运处理农村垃圾达0.15万吨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三、坚持分类施策,大力推行“污水革命”。按照“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和“能分散即分散、宜集中则集中”的思路,制定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充分利用全县已建成的秦安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和莲花镇污水处理厂、7个村级污水处理站,优先治理水源保护区、城乡接合部、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在人口较为分散的村庄,优先推广运用费用低、管护简便的分散治理技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5.5%。加强常态化监测与动态化管理,建立红黑榜制度,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整治重点,开展常态化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排查,动态更新治理台账,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生活污水乱排乱倒得到有效管控,导致水体黑臭的相关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坚持示范引领,大力推行“村貌革命”。以创建乡村建设示范镇、示范村为引擎,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编制村容村貌提升细则,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完成省市县90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的基础上,2023年,拟完成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5个、市级示范村创建10个、县级示范村创建34个,以点带面推动村庄清洁行动治理成果全面巩固提升。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充分利用闲置地、空白地、边角地等见缝插绿、依景配绿、依法补绿,深入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在魏店镇魏南、刘岔村、西川镇折桥村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小区等重点区域,栽植各类苗木3.5万株;以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主轴,全面开展花卉覆盖行动,充分利用行道树下空地、边角地等种植金盏菊、松果菊、香雪球、鸢尾等多年生花卉,已完成主干道26条330公里的花卉种植,播种花籽4000千克,栽植花苗100余万株,让村庄不断实现美丽“蝶变”。
五、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行“风貌革命”。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推行“主题党日+群众说事会”“民主协商议事”制度,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双“12345”工作法、“七比七做”、“一线三化”矛盾化解等一批基层社会治理秦安品牌,召开“群众说事会”1300余次,解决群众困难问题1700余条,辐射带动乡村治理全面提质增效。弘扬“秦安精神”,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22场次、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1290场次,道德模范“送奖上门”活动4场次,评选“最美秦安人”144人,推动文明实践不断融入基层治理。弘扬传统美德,指导村(社区)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持续深化整治农村高价彩礼、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设立移风易俗“红黑榜”“光荣榜”120多处,开展“弘扬传统美德,抵制高价彩礼”文艺专场演出活动10场次、“抵制高价彩礼、我签名、我承诺、我践行”系列主题活动16场次,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