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构建“三元双向”循环格局加快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党的二十大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体系”、“全面实施节约战略,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今年以来,庆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农业资源禀赋,顺应市场发展规律,探索创新“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效,加快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一、立足资源禀赋,高位谋划科学布局。按照“遵循规律、转变观念,改善基础、优化结构,科技支撑、龙头引领,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思路,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科学谋划论证,突出科技创新,注重龙头带动,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契机,因地制宜提出了做大种植业基础、做强养殖业牵引、做优菌业循环纽带“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推进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一体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体系一体建设、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发力、项目资金政策一体支撑,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构建种植业绿色化、畜牧业集群化、菌业工厂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高效化和种养菌双向循环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培育壮大苹果、肉羊、肉牛、生猪、肉鸡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农业质效并进。
二、突出绿色高效,夯实种植产业基础。一是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市政府办印发了《2023年全市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将全年粮油生产任务分解到县区,压紧压实粮食生产主体责任。构建了全市全膜玉米、中南部塬区冬小麦和北部山区大豆、马铃薯、小杂粮的粮食生产布局。在抓好193.8万亩冬小麦、30.55万亩冬油菜田间管理的基础上,全市完成春播粮食作物385.51万亩、油料作物30.58万亩。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82万亩、春小麦4.08万亩。计划复种农作物100万亩(粮食作物50万亩、马铃薯5万亩、麦后移栽荏15万亩、蔬菜20万亩、饲草10万亩),探索创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不断提升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二是蔬菜产业加快发展。坚持把设施蔬菜生产作为农业高效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增长点,着力打造“一区六域”产业布局。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蔬菜种植面积7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5.5万亩。三是苹果产业提质改造。立足全市果园面积大、果品品质优的现状,全市建成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13个,建设高标准示范园35处1.5万亩,完成“两减一增”基地建设9.1万亩,提质改造老旧果园4.72万亩。庆城苹果省级产业园通过认定,合水县何家畔镇获批创建农业产业强镇。四是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全面推进12个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创建,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107个,全市建办农业科技示范点146个,其中市级示范点30个,引进推广新技术40项、新品种130个,示范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三、实现集约发展,加快畜牧牵引带动。一是持续扩大养殖规模。据业务数据,预计上半年全市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50.99万头、413.52万只、127.36万头、3797.68万只,出栏分别达到11.48万头、82.1万只、52.5万头、2450万只,畜禽产业规模总体处于全省第一方阵。二是转变畜牧发展方式。大力推广适宜舍饲规模养殖的畜禽品种和高架网床养殖、配方精准饲喂、机械自动清粪等健康养殖技术,强化现有规模养殖场养殖装备达标升级。全市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35个,新增养殖大户640户。三是规范农业资源化利用。支持全市5家饲料企业、17家有机肥企业和19家饲草企业持续扩大生产规模,推动农业资源循环化利用,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分别达到83.92%、90%。
四、抓牢循环关键,扣紧菌业循环纽带。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制定了《庆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全市食用菌产业推进措施》,通过“建基地、育龙头、延链条、强科技”,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全市巩固提升生产基地17个,开工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10个,新建食用菌实验室1处。建办高质量“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科技示范点16个(市级10个、县级6个),集成试验示范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支持壮大本地食用菌龙头企业9家,建成菌棒生产厂11个,菌棒年生产能力达到5900万棒;扶持发展合作社14家、家庭农场5个、种植大户46个,带动生产食用菌2899万棒,产量达到3570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7倍。
五、整合资源配置,构建体系促循环。探索创新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有效路径,推动形成全市农业资源高效配置、双向循环利用、产业全链增值的长效机制。一是构建市域大循环。整市争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委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创建方案,着力打造形成“一核示范引领、二带强力驱动、三廊稳定支撑、四区协调运行”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引导县区因地制宜创建一批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打造“一区多园”循环农业发展平台,推动种植业、养殖业、菌业实现市域大循环。二是畅通产业内循环。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完善循环机制,推动农业资源在种养菌产业内双向循环利用。扩大种植面积,推动农作物秸秆基料化、饲料化利用;做大畜禽规模,推动畜禽粪便肥料化、基料化利用;壮大食用菌产业,利用现有的饲料经营主体推动菌糠饲料化、肥料化利用。三是引导主体全循环。引培壮大现有食用菌龙头企业、菌棒生产加工厂、饲草企业、饲料企业和有机肥企业开展菌料收储、菌棒加工、食用菌生产、有机肥加工销售等,实现农业资源在企业内部全链循环利用;支持种养合作社与食用菌企业建立“订单式”合作机制,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弃果木、菌糠等资源,生产加工饲料和有机肥,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四是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按照“县有回收企业、乡有回收站、村有回收点”布局,依托饲料加工企业、有机肥厂、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全市已建立农作物秸秆、苹果剪枝、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收储加工服务公司4个,以社会化机制保障“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
六、强化工作保障,多措并举抓落实。一是制定扶持政策。制定《庆阳市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贷款贴息办法》,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用于经营主体发展产业贷款贴息。市上统筹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补助资金6850万元支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设施蔬菜、食用菌产业、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创建、科技示范点建办、农业品牌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二是突出项目带动。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赴福州市举行庆阳市招商引资推介会、到平凉考察苹果肉牛产业、赴省农业农村厅对接汇报重点项目,谋划实施50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签约农业招商引资项目88个,全市农业项目总投资达27.29亿元,为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奠定坚实基础。三深化交流合作。与福建省食用菌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信息服务、菌种研发、科技合作、主体培育、品牌创建和产品销售等环节全面开展合作。兰洽会期间谋划举行“食用菌企业庆阳行”活动,邀请中国食用菌协会、重点企业开展观摩调研、项目推介、招商签约和座谈交流活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联合开展菌种培养和选育,筛选适宜我市发展的特色食用菌品种。四是加强技术支撑。启动实施“庆阳市食用菌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项目”,以建设高标准食用菌研究实验室和品种引进筛选、优质适宜菌种扩繁培育、栽培管理技术优化为基础,食用菌生产管理实用人才培养与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创建为关键,引领食用菌产业发展。市农业农村局抽调局属单位12名年轻技术干部组建食用菌产业研学小组,通过深入食用菌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驻点实践、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培育食用菌专业实用人才。实施千名农业科技人员下基层强服务行动,安排968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蹲点服务,示范带动产业发展。五是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生产典型和优质产品推介。在庆阳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开设食用菌产业发展专栏,及时发布食用菌栽培技术、国内及市内价格行情、主要种类市场需求、农业废弃物资源收贮利用等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年内,计划召开全市食用菌生产现场观摩会、举办“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摄影展,交流先进经验,宣传发展成效,推促产业发展。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