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张掖样板”
7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张掖举行“筑梦田园织锦绣 乡村振兴谱新篇”——张掖市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张掖市副市长张力就张掖市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取得的成效和亮点进行了介绍。
据介绍,近年来,张掖市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要求,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建设,2021年被确定为全省乡村建设示范市;2022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激励市;2019年至2022年在全省乡村振兴考核中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荣膺“四连冠”。
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近年来,张掖市立足建设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坚持“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接二连三”方向,打造全国知名、西北一流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布局黑河沿岸优势农业、沿山冷凉特色农业、戈壁荒漠设施农业三大板块,建设现代种业、优质蔬菜、设施农业、肉牛奶牛、专用马铃薯、休闲观光农业6大功能区,全国重要的“粮仓子”“菜篮子”“肉架子”“奶袋子”地位持续提升。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在315万亩、150万吨以上,着力培育玉米制种、绿色蔬菜、张掖肉牛、优质奶业、戈壁节水生态农业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成高标准农田318.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59.4%、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67%,在全省占比第一。建设水肥一体化核心基地166.4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5.4%,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246个,“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企业商标品牌54个,张掖葡萄、肃南牦牛、高台辣椒干等8个产品获全国地理标志证明。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张掖市坚持“一村一特色、百村百面貌”,甘州、临泽、高台以“塞上江南、戈壁水乡”风格为主,山丹、民乐突出汉明清清雅风格,肃南彰显裕固民族风情,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实现511个发展类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聚焦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农民群众集中安置、公共服务集中配置、特色产业集中布局“四集中”模式,在持续巩固提升已建成的3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乡镇、117个示范村的同时,全力推进临泽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25个示范村和54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着力打造6个城乡融合示范区、5个中心集镇示范片区、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30个集镇改造、300个乡村建设示范村,示范引领乡村建设向全域拓展提升。
同时,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2023年张掖市计划新建改建卫生户厕6937座,计划建成整村推进行政村14个。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改厕任务4817座,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9.53%。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85万吨、村内水塘755处、村内沟渠4583公里、淤泥2070吨,依法清理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13.93万处,整齐堆放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8887处。
乡村振兴 人才先行
近年来,张掖市坚持把最能打硬仗的干部派到乡村振兴主战场,选派6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任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向脱贫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调整增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89名,建立工作队员和派出单位与联系村责任捆绑机制,让下沉干部深度参与乡村发展。
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制定出台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实施方案,组织专门团队对薄弱村资源禀赋、发展前景进行调研论证,“一村一策”指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运营改革,通过整合集体资产、引入投资主体、吸引村民资金入股等方式,成立村级实体公司270多个。2022年底,张掖市10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同比增长33.4个百分点,其中10万元以上达到75.1%、同比增长33.8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占比达到92%、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从“有没有”向“强不强”的转变。
此外,实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业百社万才”计划,聚合张掖市内外高校院所106名专家人才,组建蔬菜、肉牛、玉米制种等10个专家服务团,结对帮扶120个人才引领型农民合作社和109户重点企业,与1000多名科技特派员一道“零距离”指导产业发展,帮带培养新型农民1万多名。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