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田园织锦绣 六大产业兴三农 ——秦州区农业农村工作纪实
2019年,秦州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全国两会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措施,立足区情实际,科学确立“农业稳区”战略,提出 “61111”农业产业发展目标,确定了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和中药材、乡村旅游“4+2”特色富民产业作战方案,拉开了秦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序幕,全区的农业发展步入了快速高效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秦州大地从初夏到深秋,从城郊镇到偏远乡村,成方连片的果园内,果香四溢,硕果满枝头。6月初正是樱桃上市的时节,在玉泉镇烟铺村的万亩大樱桃基地,红彤彤的大樱桃挂满了枝头,果园里随处可见果农忙碌的身影。“我家种了5亩樱桃,丰收的年份每年能卖十万块钱左右,今年又是个丰收年,产量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张丽边忙边说。张丽告诉记者,在2001年退耕还林之后,她家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始栽上了樱桃树,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大樱桃让她家脱了贫、致了富,生活殷实而富足。截止2019年6月底,秦州大樱桃栽培面积8.4万亩,年产量4.5万吨,产值8.1亿元。
对于果品产业而言,2019是个丰收年。随着秋季的到来,秦州区的31万亩苹果逐渐成熟,产量达到了50万吨、苹果上市初期,受全国苹果产能过剩、外贸不畅、深加工量减少等因素,导致苹果鲜销压力加大,走货缓慢。面对苹果丰产难销的局面,秦州多措并举给苹果找销路,采取“走出去、找市场、进商超、对客户”的办法开展花牛苹果推介活动。
2019年11月1日---3日,天水花牛苹果推介活动在重庆举行。“花牛苹果香气浓、酥脆爽口、不带酸味,适合老人和小孩吃。”重庆市民对花牛苹果赞不绝口。天渝两地的政府、果品种销企业携手为花牛苹果的销售吆喝助力,天水花牛苹果的“金字招牌”也随之誉满山城。
推介活动中,秦州区人民政府和重庆市荣昌区商业联合会签署了果品营销战略合作协议。并现场签订了300吨的订货合同。签订协议的企业以果品和商超对接的模式的为主,让花牛苹果丰富重庆消费者的果盘子。“天水秦州花牛苹果和我的企业合作非常好,主要是花牛苹果的品质和果型非常好,营养价值也很高,我们重庆的消费者非常喜欢,销量很大。”重庆永立百货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向说勇说。
此外秦州区还通过电商直播,协调果品企业加大贮存力度等方式多措并举解决苹果的销售难题。“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在春节前再加把力,自己果库中的480多万斤花牛和190万斤富士苹果会有不错的销路” 天水红果园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裴仲林说。随着销路的逐步打开,秦州的苹果产值将达到9.54亿元。
“近5年来,秦州区新建果园以每年5万亩的速度持续推进。截止目前,全区果园面积达到60.12万亩,林果产业收入占到一产增加值的32%,初步实现“人均2亩园,收入过万元”的目标任务,彻底打破了秦州农业产业发展的结构性困局”。秦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逢春说。
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是农产品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途径。2015年以来,秦州区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连续召开天水“秦州大樱桃”推介暨招商引资签约洽谈会,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华情》总导演郭霁红女士公益代言“秦州大樱桃”品牌,搭建了“推介会+名人公益代言+采摘节庆+微电影+互联网”五大推介平台,持续在上海、深圳、重庆、成都、乌鲁木齐等城市开展专题推介。拍摄放映了推介大樱桃、展示秦州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的微电影《樱桃之恋》,在全市首开先河。为樱桃配发了身份证,消费者扫码选货、下单付费,以秦州大樱桃为代表的果品产业步入“二维码时代”,“秦州大樱桃”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荣获“2019年中国十大好吃樱桃”荣誉称号,秦州区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优质甜樱桃生产基地”。
如果说秦州的果品产业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打造品牌新阶段,那么蔬菜产业则是异军突起、朝气蓬勃。在杨家寺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划一,熠熠生辉。在连栋温室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天水成海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017年入驻园区,已建成蔬菜大棚100余座。“2018年合作社蔬菜生产总量在35万斤左右,效益很好,2019年我新建了8000多平方米的连栋智能温室,解决了冬季育苗瓶颈填补了冬季蔬菜生产空白,可以生产反季节的蔬菜和瓜果”。天水成海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虎成说。
秦州区紧盯现有耕地总量,大力实施“西菜南移”战略,按照“运作市场化、基地特色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销售网络化”的要求,积极打造以杨家寺镇为核心区,秦岭镇、牡丹镇为次核心区的秦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蔬菜产业由规模向高效、低端向高端、露地向设施转变,探索形成了高寒冷凉山区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目前,秦州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共成立金土地等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127家,建成钢架大棚5000座、集约化育苗中心2处8000平方米、恒温库1处2800立方米,蔬菜电商服务中心5处, 建成工厂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10万平方米。杨家寺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只是秦州区蔬菜产业发展一个缩影。截止2019年底,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6万亩,总产量43.7万吨,总产值10.93亿元。
为了确保蔬菜新鲜上市、卖出好价钱。秦州区全力打造“秦州蔬菜”品牌,依托校企直供、微信公众号、APP等销售平台,设立市级农产品质量追溯监测示范点12处,连接全区8大蔬菜种植基地和25家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远程预定、远程下单、远程追溯、指尖一点、蔬菜到家”,让每位消费者享受到优质、安全的新鲜蔬菜,保证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市民王女士就很认可秦州蔬菜的网上销售模式。“快下班时我下单选购蔬菜,人和菜可以同步到达家里,买的菜既新鲜,又节省了时间”王女士说。
“目前,秦州区共创建绿色品牌17个、无公害品牌8个、产地认定2个、地理标志认定2个,“三品一标”蔬菜生产面积达到48%;实现天水师院等13所院校和12个单位“蔬菜直供”,年供蔬菜26.7万吨,其中贫困户生产蔬菜40%实现直供销售”。秦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剑说。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一头连着养殖主体,一头连着市场消费主体,既是大农业内部的“转换剂”,又是连接农业与二、三产业的“传动轴”。近年来,秦州区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畜牧产业发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导、业主参与、信贷支持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谋划创建起点高、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现代畜牧业示范点,促进畜牧养殖由小户散养向集中圈养转变,畜牧产业呈现出园区化养殖、多元化投入、标准化生产、一体化服务的良好发展态势。
杜爱军是藉口镇杜家山村的养猪大户,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猪棚忙活着。2016年,村里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产业,杜爱军瞅准机会,在自家地里办起了养猪场,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我以前种的小麦、玉米、洋芋,一年的收成就是解决个口粮,也没个啥经济收入,现在通过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建起了养猪场,栽了果树,发展循环农业,一年能收入15万元左右,比种地和打工强多了”杜爱军边忙边说。当初,杜爱军利用五万元扶贫贷款和3万元互助资金建起的养猪场经过发展壮大,现在年出栏270头左右。
除了鼓励个体发展规模养殖外,秦州区还签约引进唐人神集团甘肃美神公司投资1.5亿元的3600头核心原种猪场,成为全区第一个上亿元农业产业项目,预计今年建成投产。君高复本2400头父母代种猪繁育场、润联牧业现代农业果畜循环经济万头育肥猪场等一大批畜牧养殖项目建成投产,一大批懂养殖、爱农村、会经营的养殖大户和农民工回乡创业。目前,全区有各类标准化养殖场189个,畜禽饲养量达到256万头(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0亿元“秦州区坚持畜牧与绿色同步,发展与生态同行的理念,积极推广“果畜一体”“果(蔬)畜一体”等循环发展模式,打造了天水新赛、汉水源、丰缘等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示范点15个,走出了一条“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秦州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邵小强说。
此外,全区的劳务、中药材、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劳务输出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以就业为主向就业创业并重转变、由以市域外为主向市域内外并重转变。近年来,输转务工人员每年稳定在10 万人次,农民劳务收入每年达到20亿元左右。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位居全市第一,总产值达4.5亿元,“天水连翘”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以平南镇孙集村为代表的9个特色小镇,以皂郊镇西坡梁为代表的8个田园综合体初具规模,秦州区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玉泉镇李官湾村,平南镇孙集村、苏湾村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殊荣。
编辑:庄宁宁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秦州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甘肃重要讲话为指导,持续在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大传统主导产业上提质增效,积极发展中药材和乡村旅游两个新兴优势产业,构建起以“4+2”特色富民产业为主体的秦州现代农业的四梁八柱,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创秦州现代农业新局面,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