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学习掌握“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理念和方法,准确把握“六个坚持、六个必须”做法经验,在“千万工程”经验指引下,更加扎实有力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2022年,庆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2.43%,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覆盖率87.5%,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将达61.4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重道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坚持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无废乡村”建设,不断擦亮生态底色。
有序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科学选择改厕模式,强化质量管控,提升改厕质量,全面完成40267户改厕任务。持续强化后续管护服务,健全县乡村三级后续管护服务体系,引导村级组织和农民群众组建社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集中开展厕所粪污清理、维修维护等后续服务,提升改厕后续服务质量,提高厕所使用率和群众满意度。
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深入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加快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立“公益岗位日常保洁、群众定期集中整治”的环境卫生治理机制,加大村庄公共区域整治力度。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集中实施一批乡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4%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稳定在80%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巡查、保洁、养护机制,持续加强农村河湖水环境管理。
加快推进农村风貌革命。坚持“政府抓面子、群众做里子”的理念,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制定绿化美化方案,在公路沿线、村组主干道、荒山开展绿化造林,利用村集体闲置空地、废弃资源打造小景点、小游园、小景观,建设文化长廊、村史馆,全面提升乡村风貌水平,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副画、一线一风光”的发展图景。遵循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规划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开展“围庄植树”,留住乡愁韵味。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加强各类建筑风貌管控,开展农户住宅外立面风貌微改造,突出关中文化元素、黄土高原特点和陇东民居特色。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新格局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2022年,庆阳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6元,仅占浙江省收入水平的34%,年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仅达到42%,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只有4个,农民收入差距极为悬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保粮、扩畜、提果、增菜、养菌、优药”的工作思路,持续做大种植业基础、做强养殖业牵引、做优菌业循环纽带,加快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新格局,不断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收,力争全年一产增加值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的目标。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基础支撑,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种植结构管控,持续加大撂荒地排查整治,有序引导苗木占用耕地腾退,新建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4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9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42万吨。细算粮食面积账、产量账,及早谋划落实复种工作,不折不扣完成45万亩粮食作物和5万亩马铃薯复种任务,做到“以复种补全年、以复种促增收”,守好粮食生产最后一道防线。
加快设施蔬菜生产。坚持把设施蔬菜作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快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去年建成的14个百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逐基地做好规范提升,确保全部正常投产;今年新建的22个百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早日投产,确保全年新增设施蔬菜1万亩。
全力抓好食用菌产业。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循环纽带,突出抓好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巩固提升好现有17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全面完成10个新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力争年产食用菌菌棒达到3800万棒以上。积极探索推广“企业统一建棚、农户返租经营”“企业统一供棒、订单保价收菇、农户建棚养菌”等生产经营模式,配套冷链设施,加大产销对接,稳定提升食用菌产业规模和效益。
做强畜牧业效益牵引。坚持把畜牧业作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效益牵引,抢抓省上打造陇东南千万只肉羊产业带和平凉—庆阳百万头红牛产业带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养殖业牵引带动战略,不断扩大肉牛产业规模,加快推动肉羊产业闭环发展,持续稳定生猪产能,全力打造肉鸡产业集群,着力打造肉牛、肉羊、生猪、肉鸡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全年牛、羊、猪、鸡出栏分别达到22万头、210万只、76万头和65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抓实“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关键环节。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搭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平台载体。加快构建废弃物收储加工体系,按照“县有回收企业、乡有回收站、村有回收点”的布局,建办农业废弃物资源收储加工服务公司8个以上,合理规划布建一批畜禽粪便、果木弃枝等收储点,构建企业愿意收、农户愿意交、循环利用顺畅的长效机制。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加快12个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和146个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集成配套新模式、新装备,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全力抓好产业贷款贴息,用足用好1亿元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按照“即贷即贴”方式,优化工作流程,落实贴息政策,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难题。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省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同规同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市域城乡同标,基本巩固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2022年,庆阳市城乡居民收入比3.06,比浙江省平均水平高了1.16,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亟需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系统摆布城乡关系,以县域为主要切入点,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破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农村公路联网工程,推动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建成自然村(组)通硬化路1000公里,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00公里。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以县城、乡镇街区和基础条件完善的景区为中心,扩大自来水入户覆盖范围,因地制宜实施一批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扩大农村供水入户和产业配水范围,推进水源联通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持续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电网网架结构、配网线路、老旧设备改造,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保障能力。积极推进改灶、改炕、改暖“三改”行动,加大农村生物质炉具、太阳能集热器、水暖炕等设施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群众生活品质。
改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优化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今年完成撤并2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25所,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落实乡村医生绩效薪酬和待遇保障政策,建立健全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深化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建设社工站42个、村级幸福互助院40个,提高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推广日间照料、互助养老、探访关爱、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优化低保审核确认流程,实现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低保应保尽保。
探索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借助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暨“东数西算”工程战略机遇,推动农村光纤和4G网络广度和深度覆盖,加快使用低频开展农村5G网络覆盖。推动“互联网+”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建立集政府服务、农资、电商、金融、物流于一体的村级服务窗口。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数商兴农行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庆阳电商品牌。提升“雪亮工程”建设联网应用水平,做好“雪亮工程”补盲布点,推动向行政村(社区)和油田区块延伸,提高农村视频监控联网率、覆盖率。
加快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建设。坚持以品牌培育、市场营销、产业融合发展等为重点,推动产地交易市场、冷链仓储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能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造工业品、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省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各类村级组织互动合作的乡村治理机制逐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形成,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农村持续稳定安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突出大抓基层鲜明导向,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推动各类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还看“领头羊”。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严格落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四抓两整治”和党建工作信息化等重点措施,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带头作用,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落实好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制度,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持的基层治理平台,推动乡村治理走深走实。
完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注重“三治”融合,把自治、法制、德治有机结合起来,以自治为基本框架,以法治为主要手段,以德治为广泛约束,形成富有农村特色的有效治理体系。持续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红黑榜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探索推进“党建+网格化+数字化”治理形式,盯住农村熟人社会的特征作文章,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构建守望相助、和谐融洽的新型农村和美好家园。创新积分载体平台,拓展积分应用领域,激发农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农村小微权力、村级事项、公共服务等各类清单,规范村级组织运行。要持续提升农村群众法治素养,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推进平安乡村、法制乡村建设。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文明村镇、道德模范、庆阳好人、文明家庭等典型选树命名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探索建立以奖代补、以效定补、先建后补等激励机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及治理高价彩礼限高标准,引导群众树立自强意识、增强发展愿望。组织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群众性活动,引导农民及参与乡村建设和管护,不断提升村庄基础设施管护水平。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切实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摆上突出位置,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务实求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扎实抓好学习宣传。坚持把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通过理论中心组、培训班、学习班、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开展培训,引导“三农”干部牢牢把握“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不断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思路办法和具体成效。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用文字报道、小视频等方式和手段,广泛宣传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的典型经验,推介一批学习运用的典型案例,深化学习推广实效。
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正在开展的大兴调查研究活动,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工作实际,聚焦工作推进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确定一批研究选题,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切实把“千万工程”经验做法体现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
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未来5年重点干什么、怎么干,加强谋划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打法和思路举措。结合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切实贯彻到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持之以恒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成效。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