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推动秸秆饲料化转化增值构建秸秆养畜产业运行模式
甘肃三农在线讯:山丹县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工作目标是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多措并举、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县域范围内建设2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按照“秸秆养畜模式县”要求,实现年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形成可持续的秸秆饲料化利用模式,县域25%以上的秸秆饲料化利用。
据了解,建设思路是紧盯秸秆田间收集、储存运输、加工利用的关键环节,以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利用为重点,积极培育壮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市场主体,建立健全收储运体系,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可持续高效运行机制。通过科学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探索高效、长效的经营示范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资金投入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和收储运有关方面的扶持力度,激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秸秆的饲料化利用为秸秆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实现秸秆产业化经营,最终走向市场。后期将逐步建立以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广泛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扶持润牧饲草等秸秆饲料化利用生产加工企业、全县牛羊规模养殖企业(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养殖大户,开展青贮窖池、秸秆饲料储备库建设,购置秸秆饲料的收货、粉碎、揉丝、裹包等加工机械设备,进一步提升装备水平,增强发展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专业化秸秆收储运队伍,建立秸秆收储运平台,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实现秸秆收储运的专业化和市场化。
科技推动,延伸链条。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整合资源,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推广成熟技术,延长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
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统筹考虑各乡镇生态和产业发展实际,优先在秸秆资源量大、工作基础好、禁烧任务重、综合利用潜力大的区域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示范户,示范引导,再通过强化宣传和推广,积极扩大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山丹县经济作物指导中心主任李建华介绍,通过项目实施,建立秸秆饲料化利用“收集-存储-转运-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支持新建或改扩建的饲料化利用主体,重点围绕秸秆饲料加工水平提升和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提升秸秆加工能力,畅通秸秆从田间地头到用户使用各个环节,推动秸秆饲料化转化增值,构建秸秆养畜产业运行模式。
编辑:袁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