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处站动态 技术推广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乡村振兴 图说三农 三农视频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庆阳市:健全长效机制 保障粮食安全

2023年10月17日 甘肃三农在线 汤帅

近年来,庆阳市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立健全陇东旱塬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守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对标政策规定,健全管理制度。对照《通则》要求、对标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政策规定,修订完善了《庆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变更管理办法(试行)》,研究制定了《庆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庆阳市高标准农田竣工项目验收办法(试行)》《庆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庆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抽查核查制度》《庆阳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理“十不准”制度》《庆阳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工作流程图》,对项目前期、初设编制、建设管理、竣工验收、上图入库、建后管护等项目管理各环节提出具体要求,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切实增强项目建设管理的可操作性。

(二)强化项目管理,提高建设质量。一是做实项目前期。抓实项目前期工作,压实县(区)主体责任,依托专业单位技术力量,逐村逐户地块开展调查勘察,采取农户、村组、乡镇、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设计单位五方签字确认方式,做实做细项目措施。二是加强施工监管。强化县(区)农业农村局日常监管,压实专业监理人员施工监管责任,聘用农民质量监督员进行社会监督,重点加强工程质量现场监督,严格隐蔽工程监管,对不达标工程责令返工重建。发挥社会力量和媒体监督作用,公布市、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电话,在项目开工后7日内设立临时公示牌,项目自验完成后设立项目区公示牌,接受各方面监督。三是严把项目验收。严格验收程序,压实法人自验和县级初验责任,建立验收组长负责制,签订验收合格承诺书,对工程质量和验收结果负责。采取市级农业农村部门专业人员+有关专家+第三方机构的验收模式,靠实责任,层层把关,全面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四是规范上图入库。做实基础数据,通过项目竣工图斑与国土“三调”数据套合比对,将不符合要求项目区块及时剔除,未完成计划建设任务的要求限期补建。五是强化建后管护。“三分建、七分管”。项目竣工验收并上图入库后,督促县(区)及时移交工程资产和管护责任,按照“县有办法、乡有制度、村有协议”的要求落实管护主体,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

(三)加大督促指导,提升建设质效。一是建立调度机制。采取“周调度、月研判、季通报”的推进方式和单独提醒、定向约谈、专项督导的工作措施,不断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市委农办先后印发专题通报6期,发送工作提醒函5次,约谈项目法人6(次),督促县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强化政策宣传。市、县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公开发布公告、在项目区建立标示牌等方式,加大种植结构管控政策宣传,示范推广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引导群众利用高标准农田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三是开展定期巡查。以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为主体,建立市级季抽查、县级月巡查、乡镇常检查机制,重点查处新建高标准农田违规栽植果树、种植牧草、种植中药材等“非粮化”问题,跟进督促整改,恢复粮食生产功能。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项目建设区域破碎,集中连片难度较大。一是多部门实施造成集中连片难度大。2011-2018年,发改、财政、国土、水利等多部门同时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但是各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布局,都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小规模开展项目建设,导致现存的耕地集中连片程度低,项目区域支零破碎,难以达到国家集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二是特殊地形地貌造成集中连片难度大。庆阳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纵横,地块大小不一,碎片化严重,基础条件差异较大,且同一区域不同农户种植不同作物,生长周期不一,实施“小块并大块”“窄田变宽田”措施、达到集中连片建设难度大。同时,群众居住分散,民居与田块交织相间,粮田、果园、林地、道路等交错分布,高标准农田项目田间灌溉设施、田间道路工程在项目区与非项目区同时穿行实施,致使项目整区域实施、项目措施连片配套困难较大。

(二)水资源不足,节水措施难以落实。按照农业农村部部署要求,高标准农田要重点加强田间灌排设施建设,强化田间水利工程与骨干灌排工程和水源工程衔接,提高农田灌排保障能力,优先解决卡脖子水的问题。但是我市西峰区全境和宁县、庆城县董志塬区部分乡镇均为超采区,严禁开采地下水;县域较大塬面也被划为限采区,取水用水指标控制非常严格,基本没有水源保障,高效节水措施无法落实。部分项目区虽然设计建设了群众乐于接受的“大口窖”“小水窖”工程,高效利用了“天上水”,但毕竟水源有限,仅能满足“点浇补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区灌溉用水问题,群众对喷灌、滴管等节水灌溉技术认识不到位,造成灌溉积极性不高;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加剧了节水灌溉设施落地难度,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还有差距。

(三)种粮效益不高,农民实施项目积极性低。根据耕地种植结构管控政策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我市北部丘陵山区立地条件较差,果园面积少,群众增收路子较窄,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宜机化改造,能够改善耕作条件、提升耕地地力,增加产出效益,群众比较欢迎;中南部塬区种粮效益与果园效益差距较大,部分群众对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积极性不高,致使县区项目区选择难度较大。

三、对策及建议

(一)持续优化项目储备库。对照永久基本农田图斑,深入现场勘察项目区实际情况,挖掘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分年度提出建设任务,因地制宜开展项目建设,突出建设重点,优化项目储备库。对2011-2018年其他部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通过改造提升,与新建高标准农田统一规划设计,集中连片实施。将永久基本农田内现存苗林少、能够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村纳入项目区,优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现存苗林较多的村,待苗林腾退完成后统一建设;田块面积小并且小块并大块实施难度大的永久基本农田,尽量在2030年以后建设。

(二)统筹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立足全市农业生产用水资源性短缺和季节性短缺的现状,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为载体,加大集雨节灌工程建设,采取财政补助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屋(棚)面集雨、软体水窖、小水池、涝池等集雨节灌工程,千方百计蓄住天上水,确保水源紧缺的高标准农田解决点浇补灌问题。充分发挥水务部门建成的库、坝、塘等骨干水利工程水源作用,配套完善蓄水池、输水管道、水肥一体化系统、喷灌、滴管和排水渠等田间基础设施,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

(三)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进和扶持种粮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农民合作社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引进来,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破现有耕地界限,增加新增耕地面积,规模化经营生产,按期支付土地流转费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种粮收益,彻底解放劳动力,有效解决种粮效益不高的问题。

编辑:袁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