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华池五蛟药用植物园
庆阳市地处关中平原向毛乌素沙漠和鄂尔多斯盆地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药库”。近年来,庆阳市把中药材作为八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加大培育力度,按照“道地化、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种植为抓手,积极引培经营主体,壮大延伸产业链条,多措并举推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全力打造陇东优质药源基地。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3.4万亩,产量达到11.9万吨。
突出资源利用,推进中药材种质保护。据第四次全国中药材普查数据,庆阳市中药材资源涉及菌藻类、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四大类,其中药用植物144科489属、药用动物95科113属、矿物及其它14种,占全国现有中草药资源总数的9.7%,占全省中草药资源总数的61%。一是人工种植种类增多。目前,全市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有柴胡、黄芪、黄芩、板蓝根、金银花、牛蒡子、丹参、紫苏、防风、大黄、独活、万寿菊等20多种,人工采摘的野生品种主要有酸枣、山桃、茵陈、青蒿、国槐、桑寄生、臭椿、升麻、芨芨草、麻黄、车前、艾草、蒲公英、马齿苋、益母草等。全市建成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9个,面积6670亩,繁育中药材苗木2.43亿株、种子600公斤。二是种质保护不断加强。制定了《庆阳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及实施方案、《庆阳市种业振兴方案》,建成了市级农作物种质资源短期保存库1个,收集农作物种质3322份。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圃1个134亩,保存中药材种质资源113个;建成标本室2个,保存中药材样本220个。华池县在五蛟镇建办了陇东药用植物展示园,收集保存中药材品种67种,整理中药材标本100种。宁县依托益翠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中药材野生资源品种展示基地,展示野生中药材品种及引进品种80余种。三是野生品种驯化加快。加大野生中药材品种驯化力度,华池县、合水县、庆城县、环县对野生的柴胡、黄芩、远志、甘草、大黄、枸杞等14种野生品种开展了驯化种植,面积达到3400亩。
镇原县柴胡规模化种植
突出产业培育,推进中药材扩面增量。一是调优结构布局。依据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庆阳中药材经过长期的种植实践,区域布局更加科学,初步形成三大区域,东部子午岭沿线区,野生种类有甘草、酸枣、山桃、沙棘、穿地龙、柴胡等,农户主栽金银花、柴胡等;中南部半湿润区,主栽丹参、牛蒡子、地黄等;北部半干旱区,主栽黄芪、黄芩、板蓝根、甘草等。全市以华池县、镇原县、宁县为核心,辐射带动环县、正宁县、庆城县、合水县、西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二是扩建基地规模。依托中药材企业和种植合作社,建成万亩以上标准化种植片带5个,建成5000亩以上标准化种植基地2个,建成1000亩以上标准化种植基地15个,在镇原县、华池县建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9个,建成200亩以上标准化种植基地21个,辐射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三是引培经营主体。全市引培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21家,组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194个,培育家庭农场25个,按照“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大“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推广力度,健全完善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宁县春荣乡金银花集中育苗棚
突出科技创新,推进中药材技术集成。一是抓种苗繁育。支持华池县、宁县分别建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华池县在柔远镇、五蛟镇、城壕镇、乔川乡等7乡镇建成黄芪、黄芩、甘草等种子种苗繁育基地5000多亩,有效解决了县内种子种苗短缺、生产成本居高的问题;宁县依托中药材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种子种苗集中繁育基地,坚持全过程严格把关,落实统一规划、统一种苗、统一栽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底收购“五统一”措施,加快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二是抓技术推广。示范推广塑料大棚集约化精量播种、黑地膜打孔育苗技术,黑地膜高垄覆盖、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非采籽药材摘蕾打苔田间管理技术,药菜、药果、药粮等间作、套种立体栽培技术,统防统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微量元素科学施用技术,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三是抓农机配套。指导县(区)成立中药材机播机收服务组织,加快推进中药材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试验推广了机械平栽、机械采挖、植保无人机使用中药材机械化应用技术等20多项新技术及配套设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正宁县宫河镇大黄标准化种植
突出质量监管,推进中药材贯标生产。一是建立绿色基地。印发了《2023年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种植的指导意见》,采取省市指导、县级主创的方式,在中药材产业基础较好的华池县、镇原县、宁县、正宁县,推广绿色标准化药源基地建设,建设华池县、镇原县绿色标准化育种育苗、种植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全市中药材绿色标准化发展。争取省级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100万元,支持华池县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2万亩。二是推广绿色技术。着力打造华池县、镇原县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产业大县,全市推广标准化种植面积13万亩,在宁县、正宁县建设绿色标准化示范乡镇或示范村,示范推广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重点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替代化肥、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抗旱保水剂示范、病虫害绿色防控和覆膜露头栽植等绿色种植技术。三是加强质量监管。坚持把中药材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畴,加大质量监管力度,从种苗调运到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管。外购种苗要求供应商具备相关经营资质,种苗须有国家检疫检验部门出具的检疫检验合格证;禁止剧毒、高残留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确保中药材质量达标。同时,加强中药材农资市场专项打假行动,有力维护了中药材市场经营秩序。四是推进品牌建设。我市生产的中药材质地纯正、有效成分含量高、提取物质量好,推进道地药材认证和品牌建设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目前,已有23家医药企业和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注册了商标,积极参与全国各地推介宣传和展示展销,不断扩大庆阳中药材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宁县春荣谷和春金银花种植合作社产品加工
突出延链强链,推进中药材提质增效。一是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培育壮大丽彩甘肃西峰制药有限公司、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甘肃天欣堂医药有限公司、庆阳神州同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在产地建设现代化加工基地,带动产业发展。华池恒烽、镇原天欣堂等企业采用“企业+种植基地+产业加工车间”模式,加工方式已开始由传统的拣、洗、切、包等方式,向精深化加工领域转移,不断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质效并进。二是推进产品精深加工。镇原县天欣堂与北京同仁堂合作研发代用茶;华池县恒烽生产黄芪养生片、黑果花楸饮料、刺五加饮料、金银花茶、黄芩代用茶和金银花养生酒,构建“种植、研发、加工”一体化经营;宁县谷和春建成了金银花烘烤、金银花红茶生产线、中药饮片包装生产线等,进行金银花、菊花等中药材加工增值。三是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庆城县驿马中药材交易市场的优势,不断提升中药材标准化仓储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打造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体系,全市中药材动态仓储量11万吨。镇原天欣堂药业修建的中医药产业园,已建成交易市场、中转市场、物流中心、仓储中心等为一体的现代网络化市场,成为发展中药商贸的新业态。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