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展望
2024年,民乐县农业农村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1334”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着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一产增加值增长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5 %。
一、强化政治担当,守牢发展底线。坚决扛牢政治责任,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水资源利用“三条底线”,稳住“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基本盘。一是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紧盯粮食生产任务,坚持稳面积增单产,根据实际播种面积细化分解任务到镇到村,签订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面积建账上图、任务按日调度工作方法,加强实地督导核查,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推广良种良机良法,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抓好耕种管收各环节,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全面完成种植面积69万亩、产量33.72万吨底线指标。二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建立“群众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社会监督发现、系统数据分析”工作制度,用好“甘肃一键报贫”系统,常态化开展“遍访农户”行动,加强动态排查监测和风险预警,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户应纳尽纳。紧盯5572户脱贫户、892户监测户和120户重点对象,持续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倾斜,强化联农带农利益联结,落实稳岗就业扶持政策,促进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加。三是守牢水资源利用上限。坚持以水定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控洋葱等高耗水作物,适度扩大中药材、马铃薯等节水作物种植规模。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建成高标准农田8万亩,配套水肥一体化7万亩,推广精量播种、干种湿出、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种植技术,使 “大水漫灌”变身“精准滴灌”,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提升节约减损和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节水增效。
二、坚持链条思维,做大特色产业。坚持全链条发力,加快构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做足“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推动特色产业升级增效。一是大力发展戈壁设施农业。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大力发展戈壁节水生态农业,全力推进华陇40万平米智能温室、中电投春禾15万平方米智慧农业工厂二期、利彤美辉种苗植物工厂项目建设,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改造提升传统设施农业,加快建设以种苗繁育、蔬菜生产、食用菌栽培为主的戈壁设施农业产业集群,聚力打造全省戈壁设施农业引领区。二是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支持马铃薯种植主体与爱味客签订协议,发展“订单农业”,交售马铃薯10万吨以上,落实马铃薯种植面积15万亩;大力推进中药材GAP示范建设,打造千亩以上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0个,落实中药材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推广应用绿色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围绕国道227线打造高原夏菜绿色种植基地4万亩,落实露地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实施油菜制种大县、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奖补项目,打造“四化”制种基地10万亩,登记新品种3个以上,持续扩大优势产业增值空间。三是做大做强草畜产业。坚持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实施世行贷款低碳畜牧业项目,加快推进万头肉牛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和智慧肉羊养殖基地、智慧奶牛养殖基地改造提升,新(改扩)建养殖场10个,全县畜禽饲养量达360万头只以上,畜牧业增加值占比达一产的35%以上。四是全力打造特色产业价值链。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实施农产品产地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新建马铃薯气调库2座,农产品冷藏库6座,持续提升农产品产地贮藏能力。加快推进丰源薯业雪花全粉生产线、互联网+中药材产业化服务平台、芸莱福菜籽油生产线等产业化项目,谋划实施预制菜加工园区、中药材提取及保健食品生产线建设项目,补齐产业链短板,带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1%,全面促进农业产业“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五是强化项目建设。以“一高地四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目标,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特别国债、全国戈壁设施农业、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和全省投资补助产业引导型项目及资金,争引实施农田水利、生态林草、可持续草场管理和低碳排放畜牧业发展等项目。全面推行“五个一”、月调度“红黄蓝”预警、季评价季考核等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包抓、专班推进、定期调度、集中开工等措施,加强要素保障、全程跟进服务,加快推进总投资15.5亿元的16项“一高地四区”建设项目,破解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瓶颈”。
三、统筹内外兼修,建好和美乡村。紧盯全县“1128”创建目标,对标《民乐县“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打造一批“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一是着力抓好示范创建。围绕“和美”乡村创建指标,认真谋划“一村一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类项目,细化完善创建计划,统筹推进“八改”工程,创建国家级“和美”乡村1个、省级“和美”乡村1个、市级“和美”乡村2个、县级“和美”乡村8个。接续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2个,巩固提升三堡、六坝、南古3个中心集镇建设和4个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成果,全力推动“三个示范区(园)”和中心集镇迭代升级。二是持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健全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机制,整合党员、村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力量,定期对沿路沿线、村庄周边、庭院内外进行集中整治,整体提升村容村貌。扎实推进农村土坯房摸排改造,深入开展“拆危拆旧治乱”行动,统筹推进复垦复绿,争创高质量“清洁村庄”。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断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畜禽粪污、废旧农膜、尾菜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3%、85%、80%、90%以上。整合行业专项资金,衔接金融支持政策,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统筹推进“八改”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三是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结合粮食种植任务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工作,常态化走访入户,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生产困难。聚焦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紧盯土地流转、农资供给等矛盾纠纷多发频发领域,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高质量筹办“村BA”“农民丰收节”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四、深化改革赋能,助力群众增收。聚焦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扎实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拓宽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持续深化经营体系改革。围绕盘活土地资源,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打通“人地分离”制度通道,流转土地80万亩以上,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完善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系,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培育经营管理带头人、乡村技能工匠等新型职业农民5000人以上,按照“五有”标准,创建各级示范性合作社25家以上、家庭农场20家以上,加快职业农民转型步伐。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托管服务面积70万亩以上,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共享产业增值收益。二是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以整村整组搬迁村、空心化率超过70%的村庄为重点,试点推进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改革,引导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为生态地灾搬迁和“空心化”村庄治理,探索路径,塑造样板。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拓展深化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试点,支持村集体通过股份合作组建实体公司,发展农事托管、集中养殖、劳务中介、餐饮旅游等新业态,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全县172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三是多渠道打造创业就业平台。依托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戈壁设施农业、标准化种养基地,充分挖掘耕种管收各环节就业岗位潜力,积极拓宽稳岗就业渠道。加大对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搬迁劳动力、家庭农场等群众创业创新支持力度,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向指导服务农民创业和促进就地就近就业转变,带动1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
来源:民乐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