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摸清外来入侵物种家底 守护农业生态安全
生物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是维护生物安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基础。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全面掌握我市农田生态系统区域农业外来物种入侵状况,分析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扩散趋势,研判入侵物种对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影响,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和指导下,各级部门的协调配合下,普查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全市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历时两年,迄今圆满完成任务。定西市植保植检站现将取得的工作成效总结如下:
一、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实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
以县区为普查单元,对全市外来入侵植物和病虫害进行普查。面上调查以第三次国土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为工作底图,以国土调查中的地类名称和地类图斑图层数据作为划分部门工作边界的依据,农业部门负责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及病虫害、林业部门负责林业外来入侵植物及病虫害,园林、畜牧等部门负责各自辖区对应的外来入侵生物。我市在省级205种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清单基础上,依据历年来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发生情况,结合公报、公告、统计年鉴、工作报告等文献资料,形成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清单,对定西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开展清查。
市级各部门积极筹备组建了以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为组长、各科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市植保植检站专业技术骨干为主的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团队,结合省级部门专家组的指导,统筹推进普查工作,指导开展质量控制。对农业外来物种面上普查及后期数据汇交、报告编写等工作进行全程培训、指导。各县区农业农村局也相应的分别组建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调查组,确保普查到位。同时,将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质量控制关口前移,分层级、实名制开展质量控制,各级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做到技术疑惑原地解决,普查数据多维度审核,为普查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定西市各县区通过收集资料、确定踏查路线及外来入侵物种重点分布区域,将旱地、水浇地、草地、果园、沟渠、河流、农村道路、公路用地、城镇公园用地、村庄用地、乔木林地等纳入普查范围,调查外来入侵物种的发生地点、放生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传播途径,分析外来入侵物种分布及特征。同时,使用外来入侵物种普查APP采集野外数据,开展线路踏查、样地调查、采集标本信息,记录物种分布地类、寄主及危害部位(茎、叶、根、果实等),并利用普查APP内置的图片采集功能,对物种生境、危害特性、样方样地进行图像采集和上传。通过路线踏查、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样地详查,记录外来入侵物种在各县的分布区域,从而统计外来入侵物种在全市范围内各生境的分布情况。依据调查数据,测算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市的分布情况及发生面积。最终形成全市外来入侵物种清单、物种发生面积统计表、物种发生区域分布图、标本库等。最终得出全市外来入侵物种风险及区划和风险评估、发生趋势及预防与治理策略。
二、组织技术培训,同时高度重视宣传工作。
为圆满完成此次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2022年6月23日市农业农村局在渭源县召开全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培训会;同年7月5日在漳县召开全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全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8月13日在陇西县召开外来入侵植物、病虫害现场培训会。2023年2月23-24日,市植保植检站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每一阶段的普查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各县区普查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技术培训及讲座。
在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的同时,不忘向公众宣传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及维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2023年5月22日生物多样性日在东湖公园由市环保局牵头的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我局派员布置展板、悬挂横幅、散发宣传挂图、技术资料等,2023年12月13日,定西市植保植检站和安定区农技中心联合举办了番茄潜叶蛾的识别、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培训会,让基层技术人员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性和疫情处置的重要性,掌握病害识别和防控技术,提高疫情处置能力。
三、核对整理普查数据,摸清外来入侵物种家底。
定西市按照普查、质控、审核实名制原则,积极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工作制度,针对前期资料手机、清单核查、野外调查、数据采集、汇总填报、系统审核等关键环节进行实名制质控,确保操作规范、数据真实有效,并且将审核标准及要求贯穿所有填报及审核环节,确保全程规范化管理。在各县区完成实地踏查的同时,及时统计外来入侵物种发生地点、面积、严重度、是否有治理措施等情况,做好数据汇交工作,以此为基础研判外来入侵物种发生状况及发生趋势。历时两年,全市共发现外来入侵物种111种,其中外来入侵植物90种、外来入侵病虫害21种。
四、科学分析外来入侵物种的对我市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各县区的努力与配合下,历时3月,全市已完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报告和发生状况及危害趋势报告,科学分析了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市经济发展及农业生产的影响。从目前全市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结果来看,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市农业生产的影响处于初步阶段,在各县区造成的生产损失相对较低,但并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伴随而来的生物入侵现象也更加严重。如果不能对此进行合理预防及管理,我市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要对入侵物种的危害有清晰的认知,了解入侵的主要途径以及带来的危害,加强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外对来入侵物种危害的认识,做好防控预案,维护全市生物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接下来我们认识几个入侵物种:
野燕麦生命力强,入侵危害主要为小麦田间杂草,其消耗的水分较小麦多1倍余,同时种籽大量混杂于小麦粒内,使小麦的质量降低;又是造纸原料;也是小麦黄矮病寄主。
刺苋适应性强,一般以花粉传播的方式进行繁殖。入侵旷地、园圃、农耕地等,常大量孳生危害旱作农田、蔬菜地及果园,大量争夺肥水,可使产量减少l-2成,且成熟植株有刺因而清除比较困难。
豚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一株发育良好的豚草产籽量可以达到7-10万粒,种子随风飘扬100多公里远,可随人的鞋底、水流、交通工具等四处传播,豚草籽落地30至40年仍然具有生命力,无论是荒郊野外还是城区甚至是硬化土壤,豚草都能够生长。
三叶鬼针草常见旱田、果园、桑园和茶园杂草,主要危害经济作物,是棉蚜等的中间寄主。生长繁殖能力较强,种子发芽率高,幼龄期短,具化感作用,严重破坏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和种群结构,能显著降低生物多样性。
小蓬草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靠种子繁殖,以幼苗或种子越冬。对秋收作物田,果园和茶园危害重,影响农田作物生长。破坏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和种群结构,能降低生物多样性。
刺苍耳以种子繁殖,果实具钩刺,常随人和动物传播,或混在作物种子中散布。适应能力、繁殖能力、传播能力极强,并有侵略本性,在进入新的生境时,面积迅速扩大,与该地植物争夺养料、水分、光照和生长空间等有限资源,影响该地植物的生长,严重会使该地植物被排挤出原生长环境,结果将会对原生境中其他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带来影响,破坏该地生物多样性。会侵入农田,危害白菜、小麦、大豆等旱地作物,对牧场的危害也比较严重。
美洲斑潜蝇是一种危险性检疫害虫,适应性强,繁殖快,寄主广泛,多达33科170多种植物。其对菜豆、黄瓜、番茄、甜菜、辣椒、芹菜等蔬菜作物有较大危害,一般可使作物减产25%,严重时可减产80%,甚至绝收。美洲斑潜蝇对黄色趋性强,卵和幼虫可随寄主植株、带叶的瓜果豆菜、盆栽、土壤或交通工具等进行远距离传播,在北方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可以各种虫态在温室内繁殖过冬。
番茄潜叶蛾寄主范围广泛,主要寄主为番茄,还可为害马铃薯、茄子、烟草、甜椒、人参果、菇娘等茄科作物以及黑茄属植物,主要以幼虫危害,可在番茄植株的任一发育阶段或任一地上部位进行危害,严重发生时可导致番茄减产80%-100%。该虫通过疫区带有番茄潜叶蛾的果实、苗木的调运进行远距离扩散,也可通过被侵染的番茄温室、苗圃或杂草等近距离传播。为防止番茄潜叶蛾进一步扩散,2023年底,市植保植检站为各县区分别购置了番茄潜叶蛾诱捕器10套、诱芯20枚,以及农药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使番茄潜叶蛾监测常态化。
编辑:翟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