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五措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强化优势产业
近年来,玉门市坚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化措施,提高农民合作社规范化质量。按照省、市提出的要求,把农民合作社嵌在产业链上,通过“规范提升、示范引领、创新发展、清理整顿”的“四步”工作方法,按照培育主导产业这个关键,精准发力,持续增强农民合作社服务小农户的能力,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素质,完善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合作社410家,运营规范率达到85%以上。
加强引导,全力推进家庭农场培育。积极宣传引导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等规模农业经营户注册登记家庭农场,以“产业有特色,生产有规模、技术有标准、作业有机械、产品有销售”为标准,通过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鼓励有长期务农意愿的小农户稳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行“应纳尽纳、应录尽录”的原则,全部纳入名录管理,全面推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对所有纳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予以唯一标识数字码和二维码,实现家庭农场管理服务数字化。宣传引导家庭农场安装“随手记”记账软件,推动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数字化、财务收支规范化、销量库存即时化,实现家庭农场数量质量双提升。截至目前,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管理的规模农业经营户达到3593家,成功赋码的家庭农场835家,注册“随手记”记账软件的家庭农场568 家。
动态管理,强化示范引领树标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强素质、外强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培育认定、分级递进、动态监测、政策扶持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机制,树立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突出、生产运行规范、经营规模适度、技术应用先进、带动能力较好的标杆和样板。扎实开展国家、省、市、县农民合作社“四级”联创和省、市、县示范家庭农场“三级”联创。培育示范社176个,示范家庭农场172家。
聚焦重点,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探索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聚焦服务小麦、玉米生产和服务小农户发展两个重点,以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服务主体,深挖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促农增收潜力,确保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的利益。按照“组织领导、管理规范、资金保障、宣传培训”四项保障措施,制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名录标准,建立服务主体名录库,实行名录动态管理,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制订小麦、玉米机械深松、机械旋耕、机械铺膜、机械播种、机械防病、机械收获等服务环节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操作规程,以及各环节的服务和补贴标准,建立了运行模式、作业合同、收费方式、机型机具、公开公示等管理制度,加强服务项目的管理和规范运行,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提高了全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经营和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创新思路,拓宽渠道促增收。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服务小农户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按参与主体分“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折股量化+农户”“政府+产业园+农户”“村‘两委’+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按服务内容分提供产前农资购买、产中深耕深翻播种、产后农产品初加工服务;按服务方式分土地流转、托管、订单、量化分红、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同时,鼓励引导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开展合作与联合,发挥规模效应,提升价值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竞争能力。合作社联结小农户占比达到37%以上。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