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冬小麦进入灌浆期 无人机“一喷三防”作业忙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是典型的春小麦种植区域。这几年,为了尽量降低夏季高温干旱对粮食作物的不利影响,通过农技部门试验示范,河西走廊上的种植户们也开始尝试种植冬小麦。那冬小麦在河西走廊越冬情况如何?记者来到永昌县寻找答案。
刚刚入夏,各类农作物生长迅速。在永昌县东寨镇的一处高标准农田上,绿油油的冬小麦像绿色的地毯向远处铺展延伸。
金昌市干旱少雨,尤其是夏季用水高峰期粮菜争水矛盾突出。为了实现错峰用水,农技人员选取合适的冬小麦品种在永昌县试验推广。冬小麦的成熟收获期比春小麦要提前15至20天,这样就可以错开小麦生长的关键需水期,有效缓解集中供水矛盾。冬小麦收获后,可为高原夏菜等经济作物的复种争取到时间。
眼下,永昌县东寨镇的冬小麦已经完成孕穗开始灌浆,正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段。当地种植户采用的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实现了对小麦的精准滴灌,有效破解了“卡脖旱”。
永昌县种植大户张琰忠告诉记者:“现在的地表面看着是干的,但是我们已经把滴灌带浅埋在地表下2到3公分,通过滴灌渗出来的水,直接就渗到小麦的根部,这样水的利用率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也高了。”
今年,金昌市种植小麦2.3万公顷,其中以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种植1万公顷,冬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33公顷。一株株冬小麦茎秆粗壮,已经长到了成人膝盖的高度。如果在此时,让机械进入地块喷药施肥,就会压倒茎秆、损坏麦穗。为了实现喷一次药,就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的目的,确保小麦增产,当地种植户普遍采用大型无人机进行“一喷三防”作业,不仅将损失降到最低,也大大提高了管护的效率。一台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33公顷的喷药面积。
“现在冬小麦进入灌浆前期,需要防病防虫,水肥也要跟上,给以后的高产创造条件。我们最近也开始用无人机‘一喷三防’,里面加了杀虫剂、杀菌剂、调节剂,也有一定的抗旱作用,同时滴水的时候也跟进了肥料,保障灌浆顺利进行。”张琰忠说。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翟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