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小麦高海拔适应性遗传解析实验基地落户康县
2024年06月06日 甘肃三农在线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受温度、湿度、光照和海拔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不同海拔辐射强度、温差、风速、气压和水分等环境因素均存在差异。陇南市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山脉偏多,海拔560-2480米,小麦种植呈垂直分布,且伏秋多雨,地墒较好,有利于小麦播种出苗,生长后期无高温逼熟现象,灌浆时间较长,是开展小麦高海拔适应性遗传解析实验的理想所在。
在康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省市县相关业务单位的帮助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郭自峰研究员领衔博士生团队成立课题组,2023年在康县选取五个海拔梯度(980米、1080米、1280米、1380米、1480米)建设试验基地,利用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份小麦种质、我国1900-2020年选育的1000个小麦品种、750份多个双亲遗传群体小麦品系和兰天系列品种,开展小麦海拔环境适应性研究,以期通过三年时间,分析不同海拔环境下小麦穗部表型特征以及生育期差异,总结不同小麦品种对不同海拔环境适应性的表型特点。
同时,在已有种质资源和技术条件基础上,综合利用定量形态学、遗传操纵、数学模拟、生长建模和多组学等手段,系统研究小麦生长发育的高海拔适应性机制,阐明相关性状的地理分化和育种选择的遗传基础,挖掘优异遗传位点,导入底盘品种,进行品种改良,创制优异小麦种质资源,培育高产广适优质新品种,为小麦海拔高度适应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丰富的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康县实验基地的建成,将为培育适应不同海拔环境的高产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将对挖掘山地小麦增产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编辑:王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