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凝心聚力推进“平凉蔬菜”全链式发展
今年以来,平凉市把蔬菜产业链建设作为落实大食物观,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九次全会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链链长制工作部署要求,紧扣“两带七片”产业布局,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坚持抓项目夯基础、延链条补短板、强科技提质效,整体呈现规模扩张、效益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加强谋划调度,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市级链长亲力亲为,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到各县(市、区)督导调研产业链建设工作,对产业链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市链长办公室精心谋划,统筹协调,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每月调度进展情况,每季度召开推进会,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县(市、区)链长、链长办公室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有力推动产业链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全市新建设施6803亩,占计划119%,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77万亩,种植蔬菜54.4万亩、产量92.51万吨,分别增长11.43%、17.06%。
大抓项目建设,产业短板加快补齐。以补链条、提产能为重点,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短板弱项,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4个,完成投资7.82亿元。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放大资源优势、蓄积增量后劲的关键,全面发力、精准招商,开展招商对接活动51次,签约落地项目17个、金额5.63亿元。坚持“农头工尾”,新建蔬菜加工基地2处,提升加工基地4处,新增加工能力2.49万吨,累计达到7万吨,建立崆峒区“卓越果蔬”APP、泾川汭丰绿康线上配送网络2个,产业链条有效延伸。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撑等方式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崇信县方盛香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平凉新阳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被评为甘肃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甘肃汭丰绿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设施种植业创新引领主体。
强化园区支撑,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聚焦全市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和创建全国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谋划建设泾汭河川区设施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凉市出台了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和若干政策措施,“两带七片”布局更加科学清晰,产业发展有了强力政策支持。坚持产业园区化发展,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建成崆峒区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期、泾川县泾汭河川区万亩产业园罗汉洞核心区、华亭市山寨乡设施蔬菜基地等规模档次高、经济效益好、辐射作用强的设施蔬菜产业园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12处。持续推进单品规模化种植,建成庄浪板蓝根青菜、甘蓝万亩基地1处,崆峒花所山药、泾川泾明大葱、灵台北部塬区朝天椒、静宁城郊乡镇南瓜等千亩高原夏菜基地16处、面积3.65万亩。
坚持品牌驱动,产业质量明显提升。立足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编制发布平凉市设施蔬菜生产十项主推技术,引进推广蔬菜新优品种184个,推广应用多功能移栽一体机等生产装备6类,建成集约化育苗基地34处,育苗能力达到2.85亿株。加强绿色防控技术运用和生产监管,蔬菜抽检合格率达到99.8%,新认证番茄、辣椒等蔬菜绿色食品5个,累计达到42个。全力推动蔬菜产业品牌建设,成立平凉市蔬菜产业协会,启动“平凉蔬菜”品牌注册培育工作,成功注册“泾河川辣椒” “中穗先森”等蔬菜商标7个,蔬菜特色品牌达到26个。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天津市农科院在市农科院设立平凉分院和津甘蔬菜工作站,庄浪县柔性引进省农科院专家建立侯栋专家工作站,举办全市蔬菜产业链人才培训班2期,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2万人次,蔬菜种植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来源:平凉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