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陇南“三农”这一年之六养殖牵引
陇南坚持“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线,按照“大力发展草食畜,稳步发展生猪蛋鸡生产,做优生态养殖”的思路,积极推进畜牧养殖“11421”增量行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2024年全市畜禽存栏1206万头只,同比增长13%,出栏1496万头只,同比增长11%,水产品产量达3150吨,同比增长10.5%。
陇南围绕“养殖牵引”战略大力实施畜牧养殖“11421”增量行动,推动养殖业稳步发展
树立大抓养殖业发展导向,制定了《陇南市2024年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陇南市推进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2024年投入养殖业各类财政资金4.36亿元。全市签约养殖类招商引资项目数32个,签约资金33.66亿元,建成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0个,纳入统计监测的大型养殖企业达到80家。

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要求全力实施“养殖牵引”战略部署和“11421”增量行动,加快推进陇南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陇南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绿色循环农业有力推动生态陇南绿色崛起
2024年陇南畜牧产业集聚态势明显,武都区、徽县获批农业农村部“甘味”生猪产业集群项目,礼县、宕昌县被列入全省千万只肉羊产业带陇东南重点县,礼县、宕昌县、西和县金鸡产业园区全面盘活,现存栏蛋鸡180万只,种鸡12万只。武都区肉兔产业产销两旺,年出栏超200万只。立足资源优势,推行适度规模饲养,形成了连乡成片、跨县成带的“小群体、大规模”养殖,建成年出栏300万只的放养鸡产业集群。

陇南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招商引资,提升养殖产能,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徽县锚定全省畜牧养殖大县目标,建设“百万头十亿级”现代化生猪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链条拓展延伸,试验种植优质饲草品种20个,推广种植“粮改饲”8万亩、高产优质苜蓿4万亩。繁育水产苗种400多万尾。建成种畜禽场10家,饲料生产企业2家,饲草料收贮企业20家,家禽屠宰企业1家,新建50万头生猪屠宰场1家。
礼县依托三年倍增计划实施畜牧养殖增量行动,大力建设畜牧强县
宕昌推进畜牧产业扩群增量、转型升级,构建国家北牧南移战略示范基地
“两当狼牙蜜”获得“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武都崖蜜”等7个商标入选“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康县太平鸡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为遗漏品种重新找回并被纳入全国名特优特质农品名录。全市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屠宰冷链、品牌建设等短板不断完善,产业链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2024年全省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推进会议、全国“放鱼日”甘肃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陇南市召开
长江禁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促进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修复
全面推进长江禁渔,开展跨省交界水域禁捕巡查行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渔政亮剑”等专项执法行动。承办2024年全省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推进会议、全国“放鱼日”陇南市同步增殖放流活动。2024年全市生态放流各类水生生物140余万尾,办理非法捕捞水产品案22起,查货渔获物1682余条。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技能,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陇南高质量推进畜牧产业提质增效,发挥助农增收作用,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坚持推行“双轨三包两挂钩”防疫责任制,加强养殖、调运、屠宰闭环监管措施。举办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大赛和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活动,建成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1个、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2个。申报强制免疫“先打后补”企业53家,落实补助资金68.92万元。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到99.6%,全市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陇南深入实施畜牧养殖“11421”增量行动,规模养殖不断壮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劲,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通过大抓招商培育龙头,多元发展补齐链条,陇南养殖业走上以养带种、以种促养,资源利用,循环化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 源:陇南农业农村
编辑:王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