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甘谷县:多措并举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

2025年03月17日 甘肃三农在线 高远志 牛洲红 朱永亮

图片1.png

为防治农田“白色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甘谷县积极采取多种举措,扎实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

抓住春耕秋播关键窗口,压实各方责任

图片2.png

在早春顶凌覆膜和秋覆膜等关键时期,及时召开全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推进会,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进一步压实乡镇属地管理责任、加工企业和回收网点三方责任,全力保障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顺利开展。

落实任务面积,强化质量监管

图片3(1).png

2024年省上下达我县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任务25万亩,任务下达后,甘谷县迅速行动,依据种植结构,科学规划任务面积,在玉米、马铃薯、玉米大豆带状种植、辣椒等主要农作物种植片区全面推行加厚高强度地膜。及时采购0.015毫米加厚高强度地膜,按照每亩补贴30元标准,1:3的比例,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一般农户进行物化补贴。紧抓秋覆膜和顶凌覆膜两个关键时期,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巡查,对任务面积完成进度与地膜铺设质量严格把控,保障推广工作高效推进,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穴播小麦、玉米、马铃薯面积8.5万亩。加强地膜产品质量监管,在春耕备耕关键时节组织开展地膜销售市场抽检,积极引导农民使用合格地膜产品,严格执行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加大联合监管执法力度,严禁非标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开展地膜强度检测,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抽样检测合格率100%。建立了村、乡(镇)、县三级地膜使用回收管理体系,农业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和回收加工企业完善回收利用台账,建立了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推广台账,合理布设了地膜应用调查点,开展了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情况的调查,掌握了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后对作物产量、捡拾回收情况、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

建立包抓机制,加强督导检查

图片4.png

建立由农技中心主任任组长,县农技中心干部为成员的包抓机制,包抓全县15个乡镇和20个废旧农膜回收网点,按照“谁包抓、谁负责、谁协调、谁推进”的原则,指导包抓乡镇、村、回收网点和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小商品兑换”等工作。同时,定期不定期督导检查废旧农膜回收和加工情况,检查回收加工台账,对个别回收网点锁门、台账不实等问题记录在案,作为年底验收时考核的依据。对下乡督查过程中发现的“白色污染”现象,包抓责任人第一时间联系乡镇、村,进行整改。

创新回收方式,提高回收效率

图片5(1).png

探索出“四个一批”工作机制:一是围绕旱作农业大点、特色农业产业示范点以及现代农业园区,在重点乡镇的重点区域和“三边一部”,即铁路边、公路边、河道边以及城乡结合部,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定期开展陇海铁路沿线及渭河沿线废旧农膜捡拾集中整治活动;二是对实施的旱作农业项目区发放的地膜,采用一边发放新地膜,一边回收废旧地膜的方式,按照1:5(折纯)的兑换比例开展“以旧换新”,即领取1公斤新地膜,上缴5公斤以上废旧地膜(折纯);三是按废旧农膜折纯量每公斤1元兑换等额小商品,进行废旧农膜兑换小商品兑换活动;四是加工企业和回收网点根据市场行情,按照废旧农膜折纯量每公斤0.5-1元回收废旧农膜,主要以渭河川道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周边区域蔬菜种植的废旧棚膜为主,收购回收废旧棚膜和废旧地膜。“四个一批”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地膜回收综合利用工作任务的落实效率。

开展宣传培训,增强环保意识

图片6.png

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小组,以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重点,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覆膜、施肥、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等现场指导,促进相关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同时,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入户交流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地膜残留的危害以及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的好处,提高农民群众政策知晓率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持续推进全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