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种子安全 筑牢丰收防线
——平凉市种子部门2025年一季度工作盘点
今年一季度,平凉市种子部门聚焦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目标定位,紧紧围绕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坚决守牢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底线思维,紧扣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用种需求和用种安全,全面加强种子产供需调度、种子市场净化、品种试验示范、种子质量抽检、种业基地提升等工作,扎实开展“抓落实、提质效、树形象”活动,持续深化“三抓三促”行动,全市种子部门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崆峒区:制定详细农资储备计划,充分引导种子经营门店调入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质农作物品种,依托区、乡、村三级农资经营网点,开通电话预约、微信预订等手段,调运储备玉米、胡麻等种子85.3万公斤,备案玉米、胡麻等农作物品种302个。同时积极开展种子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强化种子市场检查,确保种子市场供应充足、春耕生产用种安全。
华亭市:调运贮备玉米、大豆、胡麻等农作物良种品种16个,储备主要农作物种子18.62万公斤,有效满足全市春播工作需求。对全市34个经营销售门店进行专项种子市场检查,严厉打击各类制假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维护良好种子市场秩序。
崇信县:建办小麦示范种植和新品种集中对比试验田1100亩,其中:铜麦6号新品种小麦示范展示田1000亩,铜麦6号、灵麦2号等10个小麦新品种集中对比试验田100亩。全力抓好试验示范田的田间管理,引导农民群众由原来的“盲目选种”“随意选种”向“看禾选种”“看禾订种”转变。
泾川县:调运储备玉米、大豆、胡麻等农作物种子70多万公斤,备案登记玉米、胡麻等农作物种子288个品种。检查种子经营门店120多家,下发整改通知书38份,抽检玉米种子22样份;举办种子经营管理培训班1期,培训种子经营管理人员80多人次;落实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基地4处550亩,征集玉米展示示范品种281个。
灵台县:聚焦冬小麦单产提升,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抓手,积极打造冬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在西屯镇白草坡村展示种植兰天575、陇麦671、灵选6号等26个冬小麦品种15亩,辐射带动周边白草坡村、店子村示范推广2160亩。通过引进抗逆性强、丰产性优、适应性广的冬小麦新品种,结合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推广,探索冬小麦高产稳产新路径。
庄浪县:积极组织种子经营主体做好余缺种子调剂,共调备储备玉米、大豆、胡麻、蔬菜等种子38.5万公斤,对各类春播作物种子进行随机扦样抽检,共抽检样品37份,合格率达100%。建成通化野赵、柳梁乱庄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2个50亩。争取甘肃省均衡性转移支付强科技专项资金35万元,在通化镇建成种质资源扩繁基地3000㎡,开展优质种质资源扩繁和保护工作。
静宁县:以马铃薯良种繁育能力提升、马铃薯引水上山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马铃薯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等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集约化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及相关附属配套工程,建成后,年产马铃薯原原种1000万粒,推广马铃薯引水上山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10000亩,绿色标准化马铃薯一级种生产基地9000亩。
下一步,全市种子部门将深入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粮食安全提供“芯”保障,为乡村振兴添加“芯”动能。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