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扎实推进春耕生产备战全年粮食安全
入春以来,礼县农业农村系统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紧围绕县委“12686”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强化部门职责,靠实乡镇责任,紧盯规划、种子、农资、资金、技术、服务“六要素”,深入推进春耕生产,备战全年粮食安全。
超前谋划部署,细化分解任务。制定印发了《礼县2025年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礼县2025年春耕生产实施意见》等,对各乡镇全年粮油生产指标任务、春耕生产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下达秋播粮油作物种植面积53.32万亩、春播粮油作物播种面积47.56万亩。
积极开展“三情”调查,精准技术指导。紧盯农时,组织技术人员分赴各乡镇,对冬小麦冬油菜土壤墒情、苗情进行实地调查,科学研判,提前开展相关业务培训,科学指导农户抢墒追肥,全力促弱转壮。全县冬小麦完成人工除草6.3万亩、化学除草31.2万亩、早春追肥3.5万亩、防治病虫害32.35万亩(次);油菜中耕除草3.4万亩、追施化肥2.3万亩、防治病虫害14.23万亩(次)。为保障夏粮丰产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统筹调度储备,保障农资充足。积极协调农资企业,全力做好春耕种子、生产物资的调运、储备等工作,确保农资数量充足、质量过硬、调运渠道畅通、储备空间完备,切实保证了春耕生产所需。全县共储备化肥约2.4万吨、有机肥约7.42万吨、各类农作物种子约3.06万吨、农药74.85吨、地膜1600吨。
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市场平稳。组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小组,深入农资经营集散地、种养殖生产基地、城乡结合部等,围绕种子、农药、肥料、添加剂等,有序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保障春耕期间农资质量可靠、市场稳定,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县共执法检查农资经营门店28家、种子销售门店9家、肥料经营门店11家,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开展农机检修,做好农机保障。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扎实做好机手培训、机具准备、农机检修等工作。全县共检修各类农机具2300台(套),培训农机操作手300多人,为春耕生产机械化作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强化科技支撑,全力推进播种。持续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实行农技人员包抓乡镇机制,每乡镇安排1至2名农技人员,协助乡镇农技干部全力做好春耕生产宣传引导、技术培训、物资接收发放等工作,推广科技增粮措施,强化耕作技术服务,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升农业机械生产效率。
科学谋划安排,加快推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持续推进特色山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计划和三年倍增行动。创建苹果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1万亩、马铃薯脱毒原种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3090亩、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示范基地3660亩、蚕豆良种推广标准化示范基地750亩、蚕豆新品种引进示范基地1750亩。
强化科技培训,积极宣传引导。结合节气特点,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积极开展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增粮措施和农业集成技术宣传培训,确保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不断增强春季田管、春耕生产软实力。全县累计举办培训12期次、培训农民1300人次。
来源:礼县农技中心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