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岷县:高原夏菜“蔬”出山区群众产业增收致富好“钱”景

2025年07月09日 甘肃三农在线 包建华 陈广平

微信图片_20250709223611.jpg

近年来,岷县申都乡依托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的区位优势,大力调整产业布局,主动改善土壤结构,开展土地轮作倒茬、延伸产业链条等措施。把科技赋能融入打破传统农业向绿色高产值产业转型的发展理念中,高原夏菜产业不仅破解了自然条件的束缚,更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通过科技赋能,将气候劣势转化为“冷凉资源”优势,时下,正值高原夏菜快速生长期,连片种植的娃娃菜、甘蓝、西蓝花、豆角等蔬菜翠意盎然,散发“蔬”香。在科学种植的背景下,靠着种植高原夏菜,群众种出了增收致富的好光景。

640.jpg

科技突破自然限制,打造“逆境”中的蔬菜绿洲。今年以来,降雨较往年明显偏少的情况下,该乡通过旱作覆膜集雨技术起垄覆膜、点对点滴灌,破解了全生育期依靠自然降水种植,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同时把机械化耕作作为降低种植成本有效手段,在土壤深翻、平整土地、地膜覆盖、施肥喷药等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生产成本得到极大优化,农产品产出率明显提升,同时,把土壤的科学配肥作为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定期邀请县园艺站高原夏菜种植技术人员开展施肥喷药等关键技术的指导。高原夏菜产业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焕发出蓬勃生机,不仅突破自然条件的桎梏,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菜”。

微信图片_20250709223145.jpg

标准化生产与绿色技术,为药菜轮作高产提供保障。近三年种植的高原夏菜,让当地群众初尝甜头,但在种植过程中也遇到了病虫害防治、土壤养分失衡、土地板结等问题。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优化,中药材和高原夏菜的品质也不断提高。同时,积极探索研究“药菜轮作”栽培技术新模式,目前,引进高原夏菜新品种6个,种植面积扩展到了1600余亩,并在后家村360亩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内进行轮作种植实验,力争实现全乡中药材和蔬菜产业绿色、高效、优质发展,做到蔬菜品相好、药材品质优,高原夏菜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又一新产业。

全产业链延伸,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致富链条。科技赋能不仅限于生产端,乡上把高原夏菜的产业链延伸作为发展新型产业的重要环节。先后建成1000平方米蔬菜存储冷库一座,确保了800吨蔬菜的存储。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组织种植大户先后到天水、兰州、河南、陕西等地开展高原夏菜收购推销活动,确保1200吨新鲜蔬菜能够直达餐桌。初步形成了“生产—储存—销售”全产业链循环农业。

微信图片_20250709223148.jpg

绿色生态与品牌建设,筑牢产业可持续发展根基。高寒阴湿地区生态脆弱,该乡在科技赋能的同时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为了让群众种出好蔬菜,卖上好价钱,通过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构建“废叶还田—有机施肥—废膜回收”生态循环链,让高原夏菜成为品质优良、质量上乘的优质蔬菜,把品牌打造作为提高高原夏菜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注重“甘味”品牌的打造,让“申菜”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科技与生态的协同,让高原夏菜兼具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潜力。

微信图片_20250709223156.jpg

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在高原夏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按照“党建+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闲置土地流转、务工带动、分红保收,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带动脱贫户稳定就业。科技赋能下,农民从传统种植者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科技赋能让高寒阴湿地区的高原夏菜产业迸发巨大能量。开始标准化生产、智能化存储、网络化销售、绿色生态模式与党建引领的多维创新,不仅改写了区域农业发展格局,更让农民人均收入有了新的突破。在这片土地上,科技正将“生态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绘就一幅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共赢画卷。

来源:新定西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