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夏粮收割忙 良种绘“丰”景
时下,走进清水县王河镇的田间地头,只见一片片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联合收割机在麦田中穿梭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簇簇麦穗被收割机收入囊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庞,良种小麦夏粮收割工作正有序进行。
在小麦良种繁育示范田,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熟练地操作着,收割机前面的拨禾轮快速地将麦秆扶倒并收入机器,后面的割台将麦秆切断,麦粒则通过脱粒装置与麦秆分离,最后麦粒被装入车斗。不一会儿,一片麦田就被收割完毕,金黄的麦粒堆积如山,等待装车运往仓库。
“今年王河全镇共种植兰天36号、普冰151号、天选54号为主的优质小麦3.6万亩,预计平均亩产达到260公斤。为确保小麦良种的产量和质量,在去杂提纯的关键时期,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并组织全镇镇村干部、种植大户逐湾场、逐地块去杂提纯,从源头上保证了种子的纯度和质量。同时,我们积极推广机械化收割,调配收割机86台,奔赴全镇11村全力抢收。截至目前,全镇小麦收割面积达到70%以上。”王河镇人大主席王来保介绍说。
王河镇作为全县的粮食主产区,其良种小麦的丰收对于保障全县的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清水县积极响应国家种业振兴行动,依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清水小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大力开展小麦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如“兰天”系列、“普冰”系列等,并配套推广了一系列绿色高效的种植技术,实现了小麦的增产增收。
在全县范围内,各乡镇也积极行动起来,纷纷投入夏粮收割工作。进入六月,在郭川镇川儿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点,抬眼望去,一台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驰骋田间,伴随机械的轰鸣,金黄的麦子如瀑布般倾泻在运输车中,收割、脱粒、碎秆一气呵成。
实现粮食丰收,既饱含着农民辛勤汗水,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持续保障小麦的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加大产粮支持力度,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郭川镇副镇长刘博说。
六月的田野涌动着金色浪潮,白驼镇迎来了又一年的丰收季节。当下正值夏粮归仓的关键节点,白驼镇上下迅速进入“三夏”大忙模式,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协同联动,紧盯晴好天气窗口,科学调配联合收割机、运输车等农业机械,以最快速度将成熟的小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丰收成果。“2024年,我们村集体秋播冬小麦面积总计350亩,今年小麦的长势格外喜人,预计亩产量能达到五百斤左右。为了确保夏粮收割工作顺利开展,早在一周前,我们就着手筹备,全面检修各类农机设备,精心协调人力。这几日天气晴好,村干部全员上阵参与抢收,就是为了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顺利归仓。”白驼镇化岭村党支部书记刘会明说道。
白驼镇始终将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2024年,全镇秋播冬小麦面积达16500亩,其中良繁小麦9500亩。为提升小麦产量与品质,白驼镇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选用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开展“一喷三防”等举措,有效促进了小麦的稳产增收。
仓廪实,天下安。随着夏收工作稳步推进,一幅“科技兴农、粮稳民安”的美好画卷正在清水大地上徐徐铺展。目前,全县已推广建设 10万亩小麦良繁基地,预计产小麦良种 1.5万吨以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6000万元以上。良种小麦的推广种植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提升了全县小麦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清水县打造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冬小麦制种大县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全县秋播小麦25.89万亩,预计产量达到6.5万吨,其中建成小麦良繁基地10万亩,预计年产小麦良种3万吨以上,产值突破2亿元。”清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青山介绍说。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