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成县:秸秆“变身记”

2025年09月10日 甘肃三农在线 陈争强 董康平

白露时节,甘肃成县迎来了玉米的丰收季,与往年不同的是,秸秆青贮技术的推广,将原本废弃的玉米秸秆转化为优质的饲料,曾被农户就地焚烧的“废弃物”,如今变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走进成县纸坊镇成县瑞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一派忙碌景象,机器轰鸣,青贮打包机快速运转,一捆捆青贮饲料整齐堆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农户们络绎不绝地运送玉米秸秆,合作社工作人员则有条不紊地分拣、粉碎、打包,将翠绿的玉米秸秆逐步转化为优质青贮饲料,现场农户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不仅解决了玉米秸秆处理的难题,还通过出售秸秆增加了收入。

“在镇上的协调支持下,我们不仅顺利对接了周边农户的秸秆回收渠道,还打通了跨乡镇的饲料销售链。”合作社负责人安高好说,“我们采取统一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的一体化模式,除满足镇上畜牧业需求,产品还能销往周边乡镇。前期已完成2000吨小麦秸秆回收,今年计划回收500吨玉米秸秆,用于青贮饲料加工。”

作为成县农业大镇,纸坊镇每年农作物收割后会产生大量秸秆,乱堆乱放、随意丢弃,既造成环境污染,又影响村容村貌。近年来,该镇聚焦“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目标,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立足镇域实际与资源禀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初步构建起“党委统筹、政府引导、企业回收、农户收益”的产业模式,将秸秆禁烧的环保要求,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乡村发展的绿色“提款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以前玉米收完,秸秆要么拉回家,要么堆在地里,种地时挡路还得挪走,现在以200元/吨的价格卖给合作社,还能多笔收入。”大营村玉米种植户笑着说道。庙下村养殖大户冯文生同样是秸秆回收的受益者,他说:“我每年都会从合作社买50吨左右的小麦秸秆饲料喂牛。今年听说合作社搞起了青贮饲料加工,加工后的玉米秸秆营养足、成本低、储存久,既能给牛羊提供优质饲料,又能帮我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效益,我计划再买30吨。”

青贮饲料具有气味佳、柔软多汁、适口性好等优点,是饲喂草食家畜的重要饲料。随着青贮饲料技术的广泛推广,不仅解决了当地牲畜养殖饲料难题、增加了农民收入,还避免了秸秆焚烧和散落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了“一举多得”。

变废为宝,点“草”成金。今年以来,成县已建成秸秆回收企业3家,参与回收养殖大户45户,累计收购小麦秸秆3.74万吨,预计收购玉米青贮饲料16.7万吨,以往被视为“负担”的秸秆,如今成为连接种植与养殖的关键纽带,产业链条的延伸让农业资源实现循环增值,也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