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国家级认可!卓尼党参、大黄、黄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025年09月17日 甘肃三农在线 梁秀珍 姜志忠

千年药乡,特色产业再获国家级认可。卓尼县的党参、大黄、黄芪三种中藏药材凭借其独特品质和过硬质量,成功入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为当地中藏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亮丽名片。

877ec6126152229122b32e56f106d25b.jpg

9680e682854672d4b0202d185fa89fe6.png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了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卓尼县生产的党参、大黄、黄芪三种中藏药材成功入选。这是继“卓尼当归”“卓尼柴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后,该县中藏药材产业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荣誉,标志着卓尼道地药材的品质与特色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官方认可。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卓尼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农牧业传统以及近年来政府对中藏药材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甘肃南部,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县耕地面积39.6万亩,海拔2000-4920米,总人口9.5万人,人均耕地面积4.16亩,属半农半牧区。地形地貌主要以高山峡谷和森林草原为主,寒冷阴湿、降水充沛,具有海拔高、气候凉、日照长、温差大、病虫害发生少的高原环境特点,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的中藏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国家标准,药用和食用价值突出。此次入选的卓尼党参以其条粗壮、质柔润、气味浓等特点著称;卓尼大黄则以其断面纹理清晰、含量高而闻名;卓尼黄芪则具有色泽金黄、质地坚实、豆香味浓等优良品质。

卓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切实将中藏药材产业纳入“五个万亩”产业培育行动,采取政府搭台、科研赋智、企业经营、群众栽培的发展模式,出台《卓尼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发展政策,建立了“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了“七个统一”工作举措,实施“千人千万”培训计划,全力打造“千年药谷”,推进GAP种植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当归、柴胡、黄芪、党参、唐古特大黄等品种。积极推行标准化种植,优化道地药材布局,大力培育现代企业,构建涵盖投入品管理、档案记录和产品检测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龙头企业+产地车间+合作社+村党支部+种植基地”的可追溯种植模式,实现产业高效、安全发展。目前,全县建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38个,培育中藏药材企业12家、合作社128家、家庭农场211家,带动农牧户6630户,户均增收3800元以上。

83f7fb56af6acbc6d556340dbf3bf07c.jpg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负责人杨富恒表示:“我们将聚力种子种苗选优提纯,技术集成创新,加工改进提升等重点领域,着力构建完善中藏药材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强中藏药材产地加工和GAP示范建设工作,推动中藏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夯实农牧民增收基础。”

未来,卓尼县将紧紧围绕“三品一标”建设,继续加强品牌建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道地药材认证,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服务机制和“育、加、销”一体化生产体系。依托科技,积极开发中藏药材新产品,培育“卓尼”区域品牌,持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育种育苗工厂化、生产经营标准化、加工营销品牌化,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走出一条科技驱动、品牌引领、契合卓尼实际的中藏药材产业联动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