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秋季草莓科学移栽定植技术指南
金秋时节,草莓大棚内一片繁忙景象。清水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认真研究适宜清水县种植的草莓品种、技术要求,制定了秋季草莓科学移栽定植技术指南,指导种植户们抢抓农时,精心移栽草莓苗,切实提高了草莓秋季移栽定植的成活率,为今冬明春的草莓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精准把握定植黄金期
草莓喜凉爽气候,秋季是其最佳定植季节。定植成活是保障后期产量的关键,草莓移栽理想温度范围是15-23℃,土温 约20℃。定植过早(高温风险),易导致缓苗困难,幼苗死亡率升高。定植过晚(低温风险),易诱发花芽过早分化,影响植株养分积累,导致后期产量潜力下降。
二、严格筛选优质壮苗
选用苗龄适宜、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草莓苗,是保障移栽高成活率、植株良好长势和高产优质的基础。
选苗核心标准如下:健康无病虫:叶片、叶柄、根茎部无病斑、虫害(如红蜘蛛、蚜虫等)及明显机械损伤。无缺素症状(叶片黄化、畸形等)。根系发达活力强:根系白亮、须根多且粗壮,无发黄、发黑、腐烂现象。新叶生长正常,匍匐茎粗壮健康。苗株整体表现为叶片油绿、舒展、有光泽。苗龄整齐一致:统一苗龄(通常选用4-6片展开叶,根颈粗0.8-1.2cm的健壮子苗)便于统一管理。苗龄一致确保花芽分化期、开花坐果期、成熟采收期相对集中同步 ,提高管理效率和果实商品化率。避免使用苗龄不足(发育迟缓)或过老(根系老化,新根发生能力弱)的苗株。
三、精细化管理促缓苗成活
定植后的缓苗期管理对提高成活率和促进早发根至关重要:
1.浇足定根水,移栽后立即浇透水,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保证水分供应。2.适度遮荫,定植初期(尤其在晴天高温时段)采用遮阳网、草帘等覆盖物遮荫,减少强光直射和水分蒸腾。待5-7天后幼苗显著恢复生长(新叶展开、挺立),再逐步撤除遮荫物。3.保证通风:保持棚内或田间空气流通,降低湿度,预防病害发生。4.及时检查补苗,定植后次日检查,对根系外露或倒伏的幼苗及时覆土扶正或重栽。缓苗结束后,对死苗、弱苗进行及时补栽,确保苗齐苗壮。
四、差异化定植调控长势
针对个体差异,可采取差异化定植策略以平衡群体生长:
对生长势强的壮苗,可稍晚几天定植(在适期范围内)。对相对弱小的苗,可适当提前定植。通过调整定植时间差,帮助弱苗争取生长时间,促使全田植株长势更趋均匀,方便后续标准化管理。
秋季草莓种植可实现春节前上市,抢占市场先机。今年,清水县现场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持续优化草莓产业布局,引进"甜宝""丰香"等优质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并探索"草莓+西瓜"套种模式,大力推广草莓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实现普通大棚草莓亩均收入突破3.5万元,日光温室亩均收益达6万元以上。目前,草莓产业已成为清水县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品种更新与技术迭代,进一步巩固市场优势,打造区域特色农业新标杆。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