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四项措施”构建防返贫监测帮扶新格局
今年以来,民乐县紧紧围绕“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早脱困”目标,扎实推进四项举措,系统构建全链条监测与帮扶机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畅通申报渠道,搭建民生诉求“连心桥”。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监测预警网络,全面推广“一键申报”APP、县农业农村局申报热线和村级便民服务窗口等多渠道自主申报方式,实现群众“不出村、快速办”,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步结合入户排查、村级上报等传统途径,广泛收集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诉求,确保民生问题第一时间响应、高效处置。今年以来,全县共受理农户自主申报137件,办结率100%,审核通过35件,自主申报纳入率达25.93%。
强化动态监测,筑牢返贫风险“防护墙”。严格执行“六必查、六必访”制度,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实行月度监测、季度走访,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预警响应机制,实现对返贫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通过整合民政、医保等部门数据,运用大数据比对精准识别高额医疗自付、新增低保、大额临时救助等重点人群,形成风险清单,并组织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上门核实,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实现高效核查闭环管理。今年以来累计核查预警信息1200多条,核查率达到100%,通过核查比对识别纳入监测对象13户51人。
精准分类帮扶,激发内生“发展力”。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依托“民乐县帮扶政策工具箱”,梳理行业帮扶政策9大类91项,为5509户脱贫户和1027户监测对象量身定制“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脱贫的家庭,以及因病因学支出巨大的困难户,按程序纳入兜底保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动发现和精准救助。目前,全县3436名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785人已纳入低保,26人纳入特困供养,148人次获得临时救助。
严格退出评估,把好风险消除“稳定关”。坚持“七不消”原则,完善“村级评议、镇级审核、部门联审、县级复审”四级退出机制,指导镇村严格履行“一看二算三核四评议五公示”程序,对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开展入户核查评估,重点围绕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就业发展及群众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审慎研判。截至目前,全县已对符合条件76户270人进行系统标注风险消除,累计消除风险875户2935人,风险消除率达到85.42%。(边玉兰)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