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测细算摸实产 科技赋能保丰收——崇信县玉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测产工作圆满完成
近日,崇信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县农技中心、种子管理站10余名技术骨干,成立2个专项测产组,深入全县2个玉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全面开展玉米田间理论测产工作。通过“科学取样、精准测算、现场核验”的方式,系统掌握示范基地实际生产成效,为全县农业稳产增收与技术推广优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测产过程中,技术人员严格执行玉米测产规范,多点取样、细致测量:每个样点测量11行玉米距离以计算平均行距,每行选取连续11株测算平均株距,并在代表性20米双行区域内统计株数与穗数;同步测量10株玉米的株高与茎粗,获取关键生长指标。同时,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按间隔5穗收取1个果穗的标准,共采集20穗作为样本,统计穗粒数并计算平均值。样品经风干脱粒后,测定鲜籽粒百粒重,最终科学推算出亩产。所有数据均由两名技术人员交叉复核、现场签字确认,确保全程可追溯、结果真实准确。
此次测产对今年引进的6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系统评估,重点考察其抗倒伏性、抗病性及丰产性。经综合比较,最终筛选出“玉源7879”“先玉1483”等8个适宜崇信气候与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为明年全县玉米品种更新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对不同种植技术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全膜双垄沟播+合理增密+科学施肥+一喷多促”集成模式的田块,亩均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2%,为下一步技术推广明确了主攻方向。
下一步,崇信县将以本次测产数据为基础,扎实推进三项重点任务:一是系统构建“品种—技术—产量”数据库,编制并印发《崇信县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手册》,分发至各乡镇、合作社及广大农户;二是针对测产中发现的“玉米中后期管理不到位”“部分品种抗锈病能力偏弱”等问题,计划于10月下旬举办2期专题培训,预计培训科技示范户100人次以上;三是依托示范基地打造“技术推广样板田”,组织周边农户现场观摩学习,推动优良品种与高效栽培技术全面普及,切实把科技示范的成效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际成果。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