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科技专家服务团助力马铃薯产业发展
2025年,山丹县马铃薯专家服务团紧紧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增产增效”的发展思路,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在脱毒种薯生产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耕作、科学施肥增效等方面扎实发力,为做大做强做优马铃薯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1.聚焦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科学施肥增效、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项目,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为抓手,推动马铃薯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带动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在全县建成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栽培、机械化作业、绿色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为主的马铃薯综合集成技术单产提升万亩示范区2个,示范面积2.3万亩,千亩示范片10个,示范面积1.2万亩,百亩示范方10个,示范面积0.15万亩,辐射带动全县完成马铃薯种植面积1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较2024年增加2.2万亩。扶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15家,与上好佳、达利园等加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收购关系,年外销商品马铃薯20万吨以上,带动产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发展。
2.强化试验示范,提升科技支撑能力。遵循“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特色、区域带动”原则,通过引进新品种、新肥料、新药剂、新机具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研究攻关,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集成技术展示方面,在清泉镇郇庄村村建成以技术推广为重点、试验示范为抓手、能力提升为核心、创新模式为关键的马铃薯垄膜沟灌绿色标准化集成技术示范1000亩,围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生产关键环节,开展马铃薯不同锌肥基施用量、不同浓度锌肥喷施量、不同锌肥施用方式、中药肥施用效果、液体地膜施用效果、复合微生物菌肥肥效试验、覆盖不同地膜对马铃薯产量影响、马铃薯不同品种展示等试验示范8项次,持续提升单产能力,增强节水减肥动力,破解粮食安全压力,综合运用多项新技术打造绿色高质高效农业新亮点。全年累计引进新品种30个,新肥料6个、新药剂12个、新机具3台,建立示范点3个,开展试验研究30多项次,为产业“五化”发展奠定科技基础。
3.深化科技培训,增强惠民服务成效。针对土地流转大户、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户、村社干部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围绕水肥一体化、马铃薯高垄机械栽培、科学施肥增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采取集中培训、远程教育、质疑问答、巡回宣讲、发放资料等方式,深入开展全方位科技培训,促进各项农业增产新技术的推广落实。共举办县级农业培训班4期,现场培训20多次,培训农民科技骨干100人次,发放科技手册300多册,扶持一批代耕代种、联耕联种、代收代销、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组织,产业化经营,让红利直达农户。
来源:山丹县农技中心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