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徽县闫庄村:科技赋能让大豆变身 “致富荚”

2025年10月15日 甘肃三农在线

Ch4MtWjswoCAM9m7AAJaqViPf28298.jpg

九月的徽县栗川镇闫庄村,千亩豆田绿浪翻滚,饱满豆荚缀满枝头,微风拂过的沙沙声里,满是丰收的喜悦。谁能想到,这片如今亩产突破 205 公斤、入选全国大豆丘陵山地高产典型案例的土地,曾因传统撒播模式,亩产不足百公斤,如今依靠 “良种 + 良法 + 政策” 三重赋能,让 “小大豆” 长成了带动农户增收的 “黄金产业”。

“以前种大豆全凭经验撒播,苗稀苗弱病虫害多,一亩地收不了100公斤。” 种植大户冯胜利的话,道出了闫庄村曾经的种植困境。2023 年,徽县农技中心将这里列为大豆单产提升示范核心区,从品种到技术开启全方位革新。选种上,摒弃退化老品种,推广陕豆 125、山宁 17 等高蛋白品种,这些品种抗病抗旱、适配机械化收获,经药剂拌种后出芽率超 95%,其中陕豆 125 还成了 “明星品种”。种植模式也因地制宜创新,川道地块搞 “4+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大豆不减产还多收玉米,每亩额外增收 400 余元;坡地推行 “麦(油)豆轮作”,实现 “一年两熟”,土地利用率提升 50%。     

高产的背后,是 “精耕细作” 的全程管控。徽县建立 “专家包县、农技员包乡” 机制,技术团队扎根田间。播种时,“机械条播匀密技术” 取代传统撒播,精准控制行距和亩苗数,较传统方式增苗 3000 株以上,还大幅节省人力。田间管理讲究精准,通过测土配方定制 “大豆专用肥”,关键时期喷施肥料防早衰,结合化学除草与生物防治,把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 3% 以下。政策托底更让农户安心,2025 年上半年村级落实奖补资金超 80 万元,冯胜利的 70 亩大豆今年预计纯收入超 3 万元。

640.jpg     

闫庄村不满足于 “卖原豆”,还探索 “大豆 +” 增值路径。构建 “种植基地 + 养殖 + 加工” 生态循环链,秸秆做青贮饲料供养殖基地,粪污处理成有机肥还田,降低成本又提升品质。同时,大豆直供省级龙头企业加工成豆玲卷、腐竹等产品,远销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 年上半年出口额达 1200 万元,收购价每斤比卖原豆高 5 毛。     

如今,“闫庄经验” 正在徽县推广,8 个乡镇建成 5.2 万亩示范基地,打造 10 个千亩示范片,2024 年全县复种大豆平均单产达 141 公斤,较全省平均水平增产 13.83%。这里的千亩豆田还成了 “田间课堂”,已开展 12 场培训,辐射带动周边 3000 余户农户。随着当地大豆食品精深加工项目推进,未来徽县大豆产业年产值将达 1.6 亿元,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 “粮安天下、豆富万家” 的新故事。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