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2025年10月21日 甘肃三农在线
秦轩
金秋时节,秦州大地丰收景象喜人。山楂园、养殖基地、玉米田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在牡丹镇天水兴华荣生态农业产业园,千亩山楂进入采收旺季。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加工车间内则一派忙碌,清洗、切片、烘干等工序有序推进,普通山楂 “变身” 包装精美的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该基地采用 “合作社+农户+基地” 模式,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带动 500 余名农户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 3 万至 5 万元。
畜牧养殖是牡丹镇另一增收支柱。鑫皓种养殖家庭农场的标准化羊舍里,260 余只肉羊膘肥体壮,农场负责人从最初养殖 30 只羊起步,如今已熟练掌握科学养殖技术,今年利润达 10 万元。甘肃鑫宸昌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 3 个标准化猪场,存栏生猪 7600 头,年出栏量达 1 万头,利润 200 万元。当地通过打造养殖示范区,推动畜牧产业从 “小而散” 向 “大而优” 转型。
粮食生产同样喜讯频传。全区 22.4 万亩玉米进入采收期,汪川镇文举农业技术农场推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玉米亩产预计突破 450 公斤,亩产值约 1900 元。机械化收割高效推进,两台收割机 20 天即可完成 1250 亩玉米采收。面对不利天气,秦州区推广 “玉源 7879” 等抗旱丰产新品种,配合科学水肥管理,夯实秋粮增产基础,同时完成 18.4 万亩冬油菜播种,为来年丰收蓄力。
如今的秦州,正通过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推动农业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特色种植、规模养殖、粮食生产协同发展,不仅装满了农民的 “钱袋子”,更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来源:看秦州客户端
编辑:王月英
上一篇:榆中县全力护航秋收秋种有序推进
下一篇:徽县举行生猪产业协会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