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民勤:“党建红”赋能“新农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2025年10月29日 甘肃三农在线

在民勤绿洲的田间地头,“农民熟用现代农技、庄稼长势喜人”的图景生动铺展。曾经的“土专家”,如今蜕变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民勤县农广校党支部以“党建+培训”深度融合为抓手,锚定乡村人才振兴的持续深耕。近年来,该支部聚焦高素质农民培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中专学历提升,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培训实效,为民勤绿洲培育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带动”的本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建强红色堡垒,筑牢农民培育“主阵地”

农广校支部以“强组织、优服务、促发展”为目标,从体系与队伍两方面发力,让培训既有“阵地”更有“实力”。

在体系构建上,支部牵头联合县农技中心、乡镇农技站、农业龙头企业,成立“农民培训党建联盟”,整合20个田间实训基地(含2所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15个产业项目资源,打造“理论+实操+实践”一体化培训链条;同时在18个乡镇设“农民服务站”,配备党员联络员,实现需求“就近提”、难题“就近解”,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队伍建设上,从市县科研院所、涉农部门筛选30名专家教授,组建“农民培训党员专家团”。专家团深入特色产业基地调研,紧扣“数字农业”“绿色农业”趋势定制课程:针对设施农业开设“智能温控+高效施肥”课,针对特色瓜果设计“病虫害防控+电商带货”课,确保内容“接地气、能管用”。

二、创新培训模式,激活人才成长“新动能”

支部紧扣农民“想学、易学、能用”需求,以党建为纽带,推动培训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推行“订单式”培训。依托“党员联户调研”机制,10名党员干部划分“责任田”摸排需求,围绕春耕、夏管、秋防等关键农时,开展“田间课堂”“流动讲堂”30余场;针对病虫害防治、高效节水等难题,组织专家现场“问诊”,解决问题30余个。在设施农业升级中,党员干部手把手指导智能温控、病虫害防治技术,带动全县设施农业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实行“弹性化”教学。针对农民“白天忙农事、晚上想学习”的情况,开设农民中专班,推行“半农半读+线上线下”学制。线上依托“甘农云”“云上智农”供随时学习,线下利用农闲集中授课,新增“乡村电商”“生态农业”课程,每年招收30余名学员,既解“工学矛盾”,又储备村社后备人才。

开展“结对式”培育。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10名党员干部与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一对一”结对,通过“集中培训+基地实训+外出考察”,每年培育250名高素质农民。目前已有100余名学员成为县级以上产业带头人,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效应。

三、深化成果转化,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支部坚持“学用结合、以用促学”,以党建引领搭建平台,推动技术转化为收益。

搭建“党建+产销对接”平台。依托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合学员成立“农产品产销联盟”。线上组织党员骨干培训学员直播带货,销售蜜瓜、人参果超200万元;线下对接商超、外地采购商,建立“农超对接”机制,解决“卖难”问题。

建立“党建+跟踪服务”机制。由党员、专家组成“跟踪服务小组”,对学员“全年指导”。春季指导播种,夏季排查病虫害,秋季协助制定销售计划,年上门服务200余次,解决难题80余个,让学员“生产有底气”。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把培训做成‘赋能新农人、振兴乡村’的实事,就是要让更多民勤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民勤农广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军说。下一步,支部将深化“党建+农民培训”模式,扩大培育覆盖面、优化课程设置,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