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山丹县:科技赋能土肥水 耕地提质增效谱新篇

2025年11月13日 甘肃三农在线 刘祁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护耕地质量、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山丹县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科学施肥增效为核心,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模式探索、服务升级三维发力,系统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构建起“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的土肥水管理体系,让耕地资源焕发持久活力,为稳粮保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驱动:构建多元技术融合体系

山丹县聚焦技术集成创新,打破传统施肥局限,形成多维度技术推广格局。在科学施肥增效方面,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机械深施肥等核心技术,通过配方肥、生物有机肥、水溶肥等补贴政策,优化肥料组合结构,推动施肥方式从“粗放”向“精准”转变。在节水节肥领域,打造智能化加肥站,创新“按需配肥+自动施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模式,实现智能控制、精准灌溉与精量施肥的深度耦合,探索出“水肥用量最少、人工投入最省、综合效益最大”的绿色生产路径。

同时,推行“五统一”绿色标准化种植模式,将统一优良品种、配方施肥、药剂拌种、机械栽培与田间管理贯穿全程,配套“脱毒种薯+无人机”绿色防控技术,既提升了栽培标准化水平,又最大化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其中两种“三新”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成效尤为突出:“水肥一体化+水溶肥+智能配肥机”模式通过分阶段精准供肥,亩均节约化肥纯量9.2公斤,增产263.5公斤,节本增效291.25元;“机械深施肥+生物有机肥+配方肥+六位一体种肥同播机”模式则依托深层施肥与新型肥料协同,亩均节肥4.4公斤,增产104.2公斤,节本增效178.3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模式引领:搭建社会化服务桥梁

山丹县创新“农技中心+专业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合作模式,在小麦、马铃薯等作物上开展土肥水技术托管服务。从土壤改良、配方施肥到绿色防控、智能水肥一体化,专业团队全程介入关键生产节点,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型,既减轻了农户劳动强度,又确保了先进技术落地见效,让种植户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这种社会化服务模式,如同为农业生产配上“专业管家”,不仅解决了农户“不会种、种不好”的难题,更通过集中采购、统一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技术推广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农业科技服务下沉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成效彰显:实现耕地质量与效益双升

通过一系列精准施策,山丹县土肥水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化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保持稳定,耕地土壤结构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在示范区,新技术模式的推广让农户切实尝到甜头,科学施肥带来的生态效益日益凸显,农田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加速形成。

如今的山丹,从田间地头的智能灌溉设备到标准化的施肥作业,从有机肥替代的生态实践到社会化服务的全面覆盖,土肥水管理的每一项创新都在为耕地“增肥”、为农民“增收”、为乡村“增色”。下一步,山丹县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扩大示范推广范围,让更多耕地享受科技赋能红利,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写下更加坚实的答卷。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