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数字赋能 秦州农业迈入“智”时代

2025年11月18日 甘肃三农在线

0c296064edee27306162bf5a1ff28580.jpg

“十四五”期间,秦州区将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智能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产业、数字助力振兴的新路径。

走进天水镇草莓小镇的智能连栋温室,垂直风机、高压雾喷、智能水车等设备配备齐全。LED显示屏实时显示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全自动喷灌系统可在半小时内完成以往需数小时的人工浇水任务。为了进一步保证草莓品质,2025年年初,草莓小镇育苗中心引进安装了一套穴盘育苗自动化设备,设备结合原有的草莓脱毒组培原种驯化、一二三代种苗扩繁选育等先进技术,配套Act植物活水器及水肥一体化设施等强大的硬件,提高了草莓苗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为草莓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现在我们育苗棚是三十亩左右,目前有22个品种,九十月份建成的项目是AI智能一体化生产线。以前人工有100多人,一天出苗才出两万多苗,上AI智能生产线后,我们一天出苗最起码达到四万到五万株,不仅提高了出苗效率,也保证了出苗的品质。”秦州区天水镇草莓小镇负责人张文海说。

草莓产业的智能化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持续突破。近年来,天水坤德农业有限公司大力推进设施农业智能化发展,研发的“穴盘填装机”“多层运输车”“滴灌带铺设车”,不仅为草莓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更通过提升产业链全环节效能,探索出一条科技兴农、产业富农的新路径。

“自动化栽苗机和全智能分拣包装线投用后,2025年两个生产季预计育苗新品种原种及生产苗160余万株,销往多地。此外,种植35亩连栋温室鲜果,融合农旅采摘。”秦州区天水镇草莓小镇负责人张文海说。

5ba69fec37cb5920a8d2422be617617e.jpg

这样的“智慧大棚”在秦州区并非个例。走进位于杨家寺镇的秦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基地,连栋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温暖湿润,秦州区杨家寺金土地合作社蓝莓产业负责人张强介绍,这里共种植了30亩蓝莓,总计1万株。这些蓝莓凭借反季节种植策略抢占市场先机,不仅避开了竞争高峰,更依托蓝莓“高端水果”的定位,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单价。

“这边蓝莓主要通过水肥一体,加上日光温室和大棚冬季加热,是反季节作物,市场也是属于高端水果,价格比较高。”秦州区杨家寺金土地合作社蓝莓产业负责人张强说。

bbfc0fc05627ab8df12fca479542055b.jpg

聚焦“以水定地、以水定产”,近年来,秦州区不断优化种植结构,重点推广以滴灌渗灌为主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提升用水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近三年来,全区依托中央财政资金1295万元,建成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基地28个,推广面积超5000亩,实现节水50立方米/亩,节水率达26.32%,节肥率超20%。

9c553a2dee1ee430fb1f3dee3d2055e7.jpg

走进天水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数字化苹果分选中心,记者看到,色泽光亮的花牛苹果进入智能分拣线传输带,通过智能系统对苹果的着色、形状、尺寸、重量等外在品质以及糖度、硬度等内在品质进行筛选、归类,如同做了一次“透视体检”,从生产线出来的每颗苹果都烙下一张属于自己的“质量照片”。

“外部品质的机器里面有8台工业摄像机,它就会把苹果翻转到21个切面,等于360度全部可以看到苹果的各个角度,通过360度的高速摄像机把苹果的21个切面投放到电脑上,可以确保无死角看到每一个角度。”天水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说。

3076b569fc153f91b9edc453c2afabef.jpg

下一步,秦州区将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示范项目,重点打造包括天水镇数字乡村综合示范区、藉河川道智慧果蔬产业带、西汉水流域数字养殖产业带和秦岭关子数字文旅融合带的“一区三带”数字示范格局。到“十五五”初期,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备、产业智能高效、服务便捷普惠”的数字乡村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数字动力。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