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尽所“能”——“碳”索肃州绿色农业循环新引擎

肃州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秸秆资源化利用作为推动农业减排固碳的关键路径,以秸秆科学还田为核心,通过技术推广、示范引领、政策扶持三措并举,让秸秆从“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
围绕“还得好,还得快,还得省”的目标,制定发布了《肃州区提升耕地土壤有机质指导意见》,以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为重点,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深翻深耕、快速腐熟堆沤还田等多元化技术模式,全面提升还田标准化水平。同时,将秸秆还田与测土配方施肥深度结合,积极推广秸秆腐熟剂应用,加速秸秆腐解转化,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地理化性状,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坚实土壤保障。2025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为让秸秆还田技术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在总寨镇、银达镇等农业大镇建立百亩秸秆全量还田示范区,开展秸秆还田技术示范。通过组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方式,让农户直观感受秸秆还田在改良土壤、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等方面的实际效益,充分激发农民主动参与的内生动力。

在推进直接还田的同时,积极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多元路径。部分秸秆经过加工,成为养殖业的优质青贮、黄贮饲料,实现了“过腹还田”;部分则被送往有机肥生产企业,作为生产基质,延伸了“秸秆—有机肥—高标准农田”的生态循环链条。这种“以用促禁、多元开发”的模式,更让秸秆身价倍增,成为连接种养业、促进生态循环的关键纽带。
如今,从“不敢还”“不愿还”到“主动还”“科学还”,秸秆资源化利用已成为肃州农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下一步,肃州区将持续深化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范围,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更强劲的绿色动能。
编辑:郑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