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筑牢农药安全防线 守护绿色生态家园
为全面规范农药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2025年,玉门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及省、市相关工作部署,聚焦农药经营、使用关键环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百日的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周密部署,压实责任保落实
玉门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成立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玉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农药市场“百日”专项检查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细化整治措施,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执法队伍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行动部署到位、责任到人。由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牵头,联合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形成监管合力,推动专项整治有序开展。
聚焦重点,拉网排查除隐患
本次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力求精准发力,消除风险隐患。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对辖区内农药经营单位(门店)进行逐一走访,严查经营资质,看是否存在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行为;严查进货渠道,看是否执行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查产品标签,看是否存在销售假冒伪劣、标签不合格农药行为;严查台账记录,看是否建立真实、完整的采购和销售电子或纸质台账,确保产品可追溯,同时督促经营单位(门店)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生产行为。
强化执法,重拳出击显威力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全程亮证执法,规范运用执法文书,确保案件查处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建立案件台账和行刑衔接机制,对涉嫌犯罪线索坚决移送司法机关,杜绝以罚代刑,同时,通过典型案例曝光、集中通报等方式,强化警示震慑,彰显执法权威。对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改正,对发现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如销售假劣农药、违规添加等,坚决立案查处,一查到底。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检查经营门店110余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5份,立案查处过期农药案件2起,罚款4500元,有效净化了农药市场环境。
整改联动,筑牢治理应防线
针对酒泉市第二督导组检查反馈问题,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提升整改重视程度与执行力度,系统梳理反馈问题并详细制定玉门市农业投入品监管问题整改清单,在整改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对照清单内容,对所有反馈问题实行“一店一册”机制:完成一项、核查一项、销号一项。同时,对已销号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问题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保障整改工作落地见效、全面到位。
宣教结合,营造共治好氛围
坚持检查与宣传引导相结合。执法人员既是“市场检查员”,也是“普法宣传员”,每到一处,执法人员都会向农药经营者和使用者详细讲解禁限用农药使用的相关规定、假劣农药的危害和识别方法等相关安全用药的知识。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提升从业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其自觉守法经营、规范用药。同时,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营造社会关心、公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农药监督管理良好氛围。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不仅有效提升了玉门市农药市场规范化运行,更推动了监管能力的整体提升,同时实现了“打击一批、规范一片、震慑一方”的治理效果,下一步,玉门市农业农村局将及时总结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经验和成效,梳理形成长效监管机制,一要推行农药经营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二要推广电子台账,提升智慧监管水平;三要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常态化联动执法模式,为玉门市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郑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