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织锦绣 沃野启新程——肃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绘就丰收画卷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农业根基的核心载体,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直是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近年来,肃州区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旱能灌、涝能排、田平整、路畅通、宜机化、生态优”为建设标准,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为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科学规划,绘好建设“施工图”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要立足长远,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项目规划阶段,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原则,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地形勘察、水源调查等工作,全面掌握区域农业生产现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及群众生产需求,精准划定建设范围,编制个性化建设方案,优先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纳入建设范围,确保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同频共振。
精耕细作,筑牢丰收“硬支撑”

“坚持质量优先、品质为要,以严标准、实举措筑牢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根基。”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建立“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监管、施工单位自检、建设单位抽查、群众代表监督”的五方质量管控体系,对原材料采购、施工工序、关键节点实行全程跟踪监管,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统筹推进五大工程:实施土地平整工程,提高土地利用率;完善灌排体系,新建、改建灌溉渠道,配套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实现“浇地不用挑,开关拧一拧”;修建田间道路,打通农业生产“最后一公里”,满足大型农机作业需求;建设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种植农田防护林带,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双赢;配套农田输配电设施,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建管并重,激活长效“新动能”

“三分建,七分管。”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坚持“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原则,积极探索健全管护机制。制定《肃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办法》,明确建后维修和养护责任,落实管护主体;建立“建管并重、长效管护”的良性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农民群众等主动参与设施管护,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格局。

截至目前,2025年11.3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累计完成土地平整4.6万亩,修建渠道53km,修建蓄水池4座,管道安装320km,渠道衬砌33km,完成总任务的43.9%。下一步,肃州区农业基建事务中心将持续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短板弱项,进一步优化建设布局、提升建设标准、强化管护效能,全力打造更多“高产田”,以坚实的农田基础设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编辑:郑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