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山丹马场:千年牧场的绿色发展之路

2020年07月15日 中国甘肃网 赵燕萍

7月9日早晨8时,“绿色发展生态甘肃”草原生态保护采访组准时出发,在通往山丹县的公路上疾驰。通过近几年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环境治理,这块曾经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豪迈为天下人知的美丽绿洲更加生机无限。沿途的山坡草地绿意盎然,满目青翠。进入草原腹地便没有了公路,大巴在坑洼的土路上行驶,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萋萋草原,鼎鼎大名的山丹军马场就在前方。

祁连山下万马奔腾的山丹马场

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于公元前121年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皇家马场,也曾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军马场,在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山丹军马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司令部第一军马场,主要任务是为部队生产轻型乘用骑兵马,赫赫有名的“山丹马”为祖国新马种的培育繁殖作出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运用和农业机械的推广,山丹马需求量大减。2001年9月10日,山丹军马场整体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经营管理,实现了由军队保障性单位向社会化企业的全方位转变,从而结束了2000多年军马培育的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了历代兵家必争的历史舞台。当那些铁马冰河的记忆渐渐远去,穿越千年的风雨,如今的山丹马场又踏上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征程。

落实禁牧减畜制度,保护草原生态恢复

山丹马场地处祁连山生态保护的核心地段,是祁连山北麓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马场生态环境对于祁连山生态保护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重要作用。近年来,山丹马场为管护和建设祁连山北麓中段水源涵养林和草原涵养区,积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政策,落实禁牧休牧、轮区放牧制度,控制草场载畜量,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据2019年草原生态监测数据显示,山丹马场草原植被盖度达到84.3%,植被高度、草产量逐年增加,同时许多绝迹的野生鸟类和动物踪迹也频频出现在保护区域内。山丹马场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日益改善,正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山丹马场一场职工接受记者们采访

2017年7月,根据省农牧厅和张掖市畜牧兽医局通知要求,经调查核实,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甘青两省传统共牧区草原面积105.55万亩,涉及两省4县1场7乡20村2227户,放牧牲畜24.6万个羊单位,传统共牧区牲畜严重超载。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关于印发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精神和部署,按照《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印发祁连山保护区草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行动方案的通知》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草原过度放牧问题的整改工作,甘肃、青海两省农牧厅与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方”)于8月1日至3日共同组织召开协调会,就推进妥善解决祁连山传统共牧区草场超载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达成了共识。会议统一了共牧区超载牲畜核减意见,“三方”应在2017年9月10日前将所有放牧牲畜全部退出共牧区。为落实协调会议精神,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进一步规范共牧区天然草原管理,山丹马场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禁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传统共牧区禁牧工作实施方案》,印发《关于做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传统共牧区禁牧工作的通知》,张贴禁牧公告。逐级签订共牧区禁牧目标责任书,将禁牧任务落实到场、队、户,建立核查机制,加大共牧区禁牧工作的巡查力度,对共牧区实施禁牧,开展“过筛子”巡查核查,与地方政府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牧区105万亩禁牧草原过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传统共牧区禁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由于保护区内105万亩天然草原实施禁牧,保护区外草场压力增大,为贯彻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夯实草产业基础,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本着“因养而种、为养而种”的发展思路,依据国家牧草业发展战略,调整种植结构,增加人工牧草种植面积。利用国有资本金1195.2万元,购置大型牧草机械29台(套),提升青割燕麦草种植、收获的农机专业化水平,并将青割燕麦草种植面积扩大到20万亩。建成储草棚34座,储草能力近8万吨,起到调节补充牲畜冬春饲草的作用,夯实了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为减轻天然草场压力,综合利用各类资源,充分利用山丹马场46万亩耕地秸秆、茬地资源,每年有计划的储备冬季饲草料,并预留茬地20万亩,减少牲畜在草原上的采食量和放牧时间,减轻了冬季草场压力,实现草畜平衡。同时也减少了秋翻地面积,有效抑制扬尘,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每年的11月到来年4月底进入茬地放牧,在5月到10月底进入天然草场放牧,轮牧已成为制度和职工的自觉行动。为加快现代畜牧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有资本金8601.38万元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4个,购入优良种马、种羊和良种羊、驴进行适应性养殖,提高了牧草收获质量和进度,为天然草场牲畜向舍饲转移和规模化养殖打下了基础。同时,积极落实草原补奖政策,鼓励职工从“牧马人”向旅游服务业转型,真正做到“减畜不减收”。通过这些措施,山丹马场于2017年11月底提前一年完成减畜任务,使区域内天然草原载畜量压缩到核定载畜量范围之内,实现了草畜平衡目标。

强化环保意识,加快生态修复

自2016年以来,山丹马场先后实施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植被恢复等项目,先后开展草原围栏20万亩,补播改良30万亩,草原鼠虫害治理15万亩,人工种草20万亩。项目的实施使得牧草生长结构得到了改善,有效地遏制了草原退化,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和恢复。为了提高草原火灾防御能力,防患于未然,山丹马场共投资296.9万元,修建防火物资库房450平方米,购置安装防火物资储备架1套、监控设备1套,扑火装备13套,通讯设备1套,取证设备1套,防火专用设备1套,为确保牧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草原植被免遭火患打下坚实基础。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丹马场,了解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情况,马场广大干部深受鼓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将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论述铭于心、践于行,自觉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山丹马场——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千年古老牧场,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征程中不负嘱托,砥砺前行!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