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扎实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武威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主要措施及成效
武威古称凉州,"丝绸之路"要冲,盛享"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 、"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中国人参果之乡""中国藜麦之都"等美誉。位于河西走廊东端,下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2020年总耕地面积510万亩,地膜覆盖面积268万亩,棚膜覆盖面积20万亩,农膜总用量2.2万吨。
近年来,武威市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加快推进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围绕“牛、羊、猪、禽、果、菜、菌、草”(即8+N)等8个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发展藜麦、中药材、马铃薯、茴香、岔口驿马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绿色农业,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农业环保工作成效卓著。
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构
武威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由市农业农村局全面统筹协调,局系统相关单位分工协作。武威市畜牧兽医总站负责畜禽粪污与秸秆综合处理利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化肥和农药减量化使用,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站负责废旧农膜回收和尾菜处理利用,确保“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在机构设置上,武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加挂武威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站牌子;凉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加挂凉州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牌子;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实行局队合一工作机制,内设机构开展农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内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机构;天祝县设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服务中心开展农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武威市县区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机构逐步完善,建立了上下联动协调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农业环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农用薄膜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严格执行《废旧地膜回收技术规范DB62/T2622-201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等地膜标准,多次专题安排部署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制度和责任体系建设,压实工作责任。先后制定出台了《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治理残留废旧农膜工作实施意见》《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武威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利用行动方案》《武威市农牧局、武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武威市技术监督局关于禁产禁销禁用超薄地膜的通知》《武威市农牧局“3+10”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和配套办法,各县区、各单位依据职能职责,统筹协调推动,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市农业农村局运用月调度、双月督导、全年考评、不定期通报等制度,强力推进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开展。2020年,全市农膜覆盖面积268.9万亩,农膜用量2.2062万吨,废旧农膜回收量1.8097万吨,回收率达82.0%。
(二)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结合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及“河长制”“湖长制”“井长制”专项活动开展,在春耕覆膜、秋收揭膜等关键时间节点,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短信、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编撰印发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示范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培训,推广适时揭膜、机械捡膜等实用技术,引导种植户科学使用地膜,回收废旧农膜。2020年以来,共印发《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农用薄膜管理办法》《致全市农民朋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一封信》《尾菜处理利用科普知识》等宣传资料5万多份,科技挂图300多套,刷写宣传标语400多条,培训农民群众10万多人次,不断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
(三)加强项目建设,建立回收加工体系
2012-2015年,在中央和省级财政大力扶持下,武威市先后在民勤县、凉州区、古浪县和天祝县实施了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并通过省市级验收。共完成投资4816.5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380万元,企业自筹2436.51万元。按照“扶强扶大扶优”原则,重点扶持培育了民勤县威瑞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古浪县惠农塑业有限责任公司、凉州区双惠废旧农膜再生加工厂、天祝县绿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龙头企业,共引进购置造粒生产线、滴灌生产线等加工设备120多台(套),新增废旧农膜加工能力5000吨。2017年至2021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我市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创建,投入建设资金8657万元(2017年1021万元,2018年2309万元,2019年1800万元,2020年1510万元,2021年1705万元,省级以奖代补累计312万元)。建立“交旧领新”、“以旧换新”机制,扶持建设专业化回收网点和废旧地膜残留监测网络,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研发,全面推广使用高标准地膜。全市已建成废旧农膜回收加工龙头企业13家,专业化回收站点24个,回收网点290个,建立废旧地膜残留量监测点100个,基本形成“村组有网点收集、乡镇有商贩转运、县区有龙头企业加工”的废旧农膜回收网络体系。废旧农膜加工产品已由过去单纯生产地膜粉、颗粒基料向精深产品滴灌带系列、道路井圈、井盖、PE穿线管以及建筑复合材料等多元化产品延伸,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稳步推进。
2019年以来,民勤县开展了7万亩厚度为0.012-0.016㎜的加厚地膜“零残留、全回收”示范工作,当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100%,无残留,无污染,全回收;古浪县和天祝县开展了千亩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实现了当年废旧地膜全部降解;凉州区、古浪县和天祝县示范推广了百亩厚度为0.16mm的高效环保地膜示范,其除草效果,保温保湿效果显著,增产幅度明显。2021年全市开展了0.3万亩全生物降解膜试验示范和45万亩高标准地膜旱作农业试验示范。
(四)坚持因地施策,创新工作机制
凉州区充分发挥镇政府主体作用,按照镇政府上年度地膜覆盖面积分配发放招标新地膜,在各镇设立网点开展废旧地膜“以旧换新”,健全台账记录,确保旧膜及时回收,新膜及时兑换。在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推广了经济适用、操作简便、作业高效的地膜捡拾机械。民勤县制定了“以旧换新”工作细则,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是废旧地膜“以旧换新”的实施主体。2019年公开招标了8家域内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实行责任包片。并按照“十有标准”在薛百等镇建立了6个专业化回收站,在17个乡镇村组建立了220个回收网点,以5:1的折纯比例,统一标准、统一流程、随到随换。县农业农村局、各回收企业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实时报告废旧农膜回收情况,工作流程无缝对接。古浪县建立了县级补贴、乡镇监管回收、加工企业清运加工的回收模式,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片有回收大站、乡镇有回收网点”的废旧农膜回收机制,在黄羊川等10个地膜用量较大的乡镇建立了回收网点。开办扶贫车间,充分吸纳特困群众常年就近就业。在井水灌溉区利用“井长制”进行废旧地膜回收管理及考核促治。天祝县形成了“乡镇+农户+企业”的工作模式,乡镇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监督督促农户、种植企业(合作社)将田间地头的废旧地膜及时收集到村指定的回收堆放点后,再由中标回收企业清运。通过几年建设,各县区基本建立了废旧农膜捡拾、兑换、回收、加工和销售长效机制。
(五)强化源头治理,开展联合执法
全市“强化源头防控、企业市场运作、行政监管推动、技术支撑保障、法律法规引领”,形成了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多部门联动,回收加工企业、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参与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机制。针对生产企业、物流园、农资销售门店等重点区域,在春秋季地膜捡拾回收主要时段,联合开展农膜“五查”行动:一查进货渠道和数量,加强源头治理;二查地膜产地和种类,规范市场供给;三查地膜质量和产品标号,统一质量标准;四查销售情况和供应台账,摸清销售去向和数量;五查企业库存,分析掌握市场容量。2017年以来,每年春季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对农资市场、农资经营门店开展拉网式检查,严禁销售和使用0.01mm以下的超薄地膜,从源头上控制超薄地膜生产和流通。共检查农资农膜经营企业623家,凡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地膜坚决不得出厂、不得上市、不得进田。
(六)开展铁路公路沿线农业废弃物专项整治
武威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
近年来,武威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对过境公路铁路沿线道路两侧农田耕地常态化开展农业废弃物专项整治,结合“五禁”坚决清理制止废旧农膜乱堆乱倒、丢弃焚烧或填埋的不良行为。2020年以来共开展农业生态及农膜污染治理行动16次,出动执法人员百余人次,宣传培训57场次,实训8810人次。捡拾清理废旧农膜等废弃物300多吨。未发生废旧农膜漂挂影响铁路公路正常运行的事件。
三、存在问题
(一)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
农民群众环保意识依然薄弱,认识不到位,存在乱扔、乱倒、乱堆和焚烧等现象,部分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销售使用环节仍有不符合标准的地膜产品,政策法律法规宣传还需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机械捡拾高秆作物地膜有困难
玉米、葵花、辣椒等高茬作物种植面积大,废旧地膜与秸秆缠绕,地膜、秸秆和杂质物难以分离,废旧地膜捡拾率、拾净率、回收率和加工利用率较低。目前尚无适宜的捡拾机械。
(三)废旧农膜加工企业内生动力不足
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对财政补贴依赖性过高,内生动力不足,可持续经营能力不强,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仍不完善,尚未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四)部分流转土地及国营农场不履行废旧地膜回收责任
部分国营农场和种植大户对地膜回收不很重视,不主动捡拾,存在直接将废旧地膜深翻于土壤中和违规使用超薄地膜的现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落实整改
天祝县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龙头企业作用发挥不够,导致境内废旧农膜无法进行深加工利用。必须深刻汲取教训,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排查整改,加强督导检查,及时整改到位。
(二)进一步强化宣传培训,强化源头防控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农业环保法规知识,着力解决不符合标准的超薄地膜上市、销售、使用。
(三)狠抓废旧地膜示范县项目建设
引进示范符合实际的废旧农膜回收关键技术和机械设备,大力推广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
(四)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资金支出,确保按期完成全年项目绩效目标任务,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工作水平。
今后,武威市农业农村部门坚决打好“十四五”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生态武威、美丽武威、幸福武威和乡村振兴战略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李大伟 陈恩祥 赵起武 任晓艳 孔庆德 柴秀娟
编辑:秦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