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冷水鱼”擦亮“乡村振兴”靓丽名片
盛夏时节,走进武山县龙台镇冷水鱼休闲渔庄,家家院落干净整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鸟语花香里水清鱼跃……
武山县龙台镇气候湿润、植被良好、水资源丰富,是休闲纳凉修身养性的天然氧吧,董庄村更具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鱼类秦岭细鳞鲑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天然优势。于是,当地政府决心将这里打造成连片景区,把绿水青山变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卡”。
陈晓军是武山县龙台镇董庄村村民。1999年,在外经商的他开始返乡创业。正是看到生态的红利,陈晓军瞅准时机在村里建起了冷水鱼养殖小区,作为当地发展冷水鱼养殖的“领头羊”,在他带领下,董庄村的金鳟、虹鳟、鲟鱼、不仅养出了名气,也助推了当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近年来,武山县充分发挥自然禀赋,聚焦特色产业发展,让乡村振兴的名片越擦越亮。如今,“武山冷水鱼”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休闲渔家乐成为人们纳凉避暑的“打卡地”。武山冷水鱼养殖已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致富路”,武山渔业生产赋能科技力量,引领渔业绿色发展成了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据介绍,武山县渔业部门自2004年开始试验引进虹鳟鱼养殖以来,目前全县有虹鳟、金鳟、七彩鲑、山女鳟、亚东鲑,鲟鱼等多个品种。建成九九泉鲑鳟鱼良种场、四门鲟鱼园两个苗种繁育场,30多个规模化的冷水鱼休闲渔场。在全省范围内,武山县规模化开发利用河溪水养殖冷水鱼模式不仅扩大了冷水鱼养殖资源可利用空间,还为全省冷水鱼产业发展起到了农旅融合的典型示范。
“武山冷水鱼”营养丰富,肉质紧实,颜色亮丽,已获“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过多年发展,武山冷水鱼产业已成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截至2021年底,全县渔业养殖面积达到400亩,产量达到678吨,其中冷水鱼养殖面积达100亩,鲜鱼产量达到280吨,全县17家冷水鱼养殖场产值达3000万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冷水鱼产业发展,并纳入县域‘武山十有’进行大力宣传。目前,武山冷水鱼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产、供、销日趋完善。下一步,我们将在对接市场、做强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上下足功夫,补齐冷水鱼产业发展短板,带领群众靠水吃‘水’,有效促进“渔、食、旅、地域”的联动发展,有效扩大就业范围,推进渔业增效、渔村增美,让冷水鱼养殖产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县畜牧中心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