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我的村庄 变了模样
你听说了吗?
有一个地方,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样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你参观了吗?
有一个地方,院外青瓦砖房,繁花爬墙;院内柴米油盐,诗酒花茶。
你去过了吗?
有一个地方,春种秋收,夏花冬雪,让奔忙的游子,得到诗意的栖居。
你家是吗?
爬满鲜花的红砖墙,互相追逐的小猫小狗,绿意盎然的菜圃,果实累累的果园。
景泰县漫水滩乡就藏有这样一个地方,农户都有一方小院,院内种花、种菜满眼绿意,不知着眼处是菜圃还是花园,院外植树,桃花粉嫩,香花槐神秘,不是花香就是果香。在繁花爬满院墙处,养几只鸡鸭,让它们悠闲地觅食,再养一只黄狗,在小院里撒欢……漫水滩乡漫水滩村的人们,正在享受着这样诗意的生活。
在景泰,经过几年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村庄正在发生着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了的积极变化……
再见,一言难尽的厕所
厕所曾是城乡差距的一大体现。城里孩子不愿去农村,城里媳妇不愿回乡,究其原因,厕所“难进”居其一:“顶天露地”不说,气味难闻,蚊蝇滋生,更有甚者,立脚之地难求。然而,更大的问题是健康隐患。有研究显示,农村地区80%的传染病是由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的。群众的健康,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革命”在全国各地掀起热潮。
景泰县按照“四统一,六不统一”的原则,“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因村因户施策,以差异化奖补方式,全力推进农村厕所新建(改造),鼓励引导户厕进院入室。同时,坚持把厕所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作为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内容,作为打通农村厕所革命的“最后一公里”,力求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
今年,县上结合双坑交替式旱厕和三格化粪池水冲式厕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利弊,创新推出水旱交替式卫生厕所,按照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依托二期灌区“一院一园”民居建筑特点,推广“水旱交替收集+双发酵池+就地就近还田利用”模式,解决卫生旱厕夏季防臭和三格化粪池水冲式厕所冬季防冻弊端的同时,实现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庭院经济,成功打造出可持续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昔日的露天厕所彻底“改头换面”,厕所粪污变“绿肥”,农村的厕所告别了脏乱差,不再是村庄颜值的“减分项”,而成为“小厕所,大民生”号召结出的实践之果。
再见,入目杂乱的村庄
近年来,景泰县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指引下,结合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绿化、亮化、序化、美化“四化”工程,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草窝滩镇红跃村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群众生产、村庄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两拆两清”行动,对全村废弃空壳房屋、残垣断壁进行集中拆除,坚决整治影响村容村貌的“视觉污染”。同时,对旧院拆除后场地进行平整复垦绿化,栽植桃树等经济林果和菜籽、三叶草等花卉,以绿治乱、以绿治脏,努力实现“旧院变田园,残垣变菜园,庭院即花园”,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正路镇双墩村是典型的二阴干旱山区村落,以点、线、面结合的工作思路,拆违治乱、以绿治脏,保留乡村风貌、注重乡土味道、融入乡风文化等主要元素,依托现有产业资源,结合区位优势、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等,建设集规模养殖、现代化种植、舒适宜居和生态修复为一体的集聚提升类示范村庄,形成“一站、一街、四片区”的产业布局结构,努力为干旱山区旧村落改造立标杆、树样板。
五佛乡西源村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网格化+微治理”的新路子,按照“划片定责”原则,将村庄划分成片区、网格,形成“村在网中、户在格中、人在其中”的覆盖格局。推行“网有人管,格有人领,活有人干”的管理制度,创新“街长制”、“组长制”的管理模式,推广“红黑榜”和积分制奖惩办法,筑牢农村环境整治基础防线。
从“垃圾靠风刮”到“繁花绕人家”,背后是近年来景泰县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让乡村振兴有“里”更有“面”。
归来,日子红火的家园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景泰人也行动起来。拆除破旧房屋,建设小公园、小果园,垃圾有人管,污水有地去,村庄一点点变了模样。
喜泉镇新民村开展党建引领乡村“五治融合”行动,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试点创建“三整四改”示范户120户,本着“用爱延续人间烟火”的理念,探索农村居家养老创新服务新载体。维修新建集爱心厨房、老年人照料室、幼儿托管所、便民大厅为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要为辖区内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中晚集中用餐,并为村上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送餐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草窝滩镇八道泉片区以西红柿种植、肉羊、生猪养殖为主,建设西红柿博览园,打造育苗基地、采摘园,修建西红柿小镇景观入口大门,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片区整体形象。按照村庄规划,利用空闲土地建设肉羊、生猪养殖小区,引导规模养殖户“出庄进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建设碱水湿地公园、民宿等,公共区域整体规划建设小广场、小公园等休闲设施,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助力乡村振兴。
这里,看见乡村未来的样子
振兴乡村,要改善人居环境,更要发展产业。乡村建设以来,创新探索“党建+村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园,带动乡亲们在家门口致富,不少“新农人”回村创业,一些曾经“空心化”的乡村,正在一点点恢复人气。
喜泉镇充分挖掘大水䃎村现有资源,依托大敦煌影视文化旅游资源和大水䃎村交通区位两大优势,结合易地搬迁占新拆旧和闲置农房激活,建成“青舍”“䃎畔·墨苑”等风格迥异的农家乐,通过展销本地和尚头面粉、小杂粮等农特产品,让“旅游之足”“消费之手”打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休闲乡村旅游附加值,持续推进大水䃎村休闲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建设。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商贸物流为于一体的大水䃎“文旅小镇”田园综合体。着力构建“春赏花、夏采摘、秋收获、冬体验”的四季游格局,让“美丽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
漫水滩乡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以家庭为阵地、以庭苑为载体,根据二期灌区“一院一园”民居建筑特点,推广“水旱交替收集+双发酵池+就地就近还田利用”模式,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让农家小院成为“增收园”和“聚宝盆”。建设多季节循环利用的枸杞晾晒棚,以“一棚两用”综合利用理念,采用喷淋式无土栽培技术,大力发展香菇及平菇种植,实现两季蘑菇、红辣椒种植,同步利用多用烘干房,对枸杞、香菇进行烘干包装,实现资源设备效益最大化。乡村建设实现服务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同步。
五佛乡兴水村立足万亩枣园,村里大力发展红枣种植,实施红枣改良示范项目,依托海正枣业沙漠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军邦种植专业合作社,嫁接骏枣500亩。引进苏州臻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设备,改造生产车间150㎡,实施红枣深加工项目,乡亲们在家门口能找到工作,村里的人气又旺了。
芦阳镇“福临芦塘·年味小镇”以中国传统“福”文化为创意背景,按照“三村 五坊 六街 八巷”(“非遗、年俗、餐饮、民俗、奇货”五坊;“福寿、福安、福康、福禄、福喜、福佑”六街,“龙首、浴佛、端午、乞巧、月圆、腊八、除夕、元宵”八巷)的建设思路,依托芦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沙漠文化、黄河文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特色功能分区,在建造过程中融入西北古镇建筑风貌、本地文化特色。挖掘大茶糁饭、臊子面、糖油糕、灰豆子等特色美食,社火、舞狮、花灯、剪纸、小曲等传统文化,打铁花、树皮画、砂锅、糖人等非遗工艺,传承乡愁记忆,带动群众增收。同步开发周边农旅项目,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将景泰县城旧址芦阳、城关、东关三村,建设成旅游服务与乡村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文旅古镇。
景泰县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建设中涌现出的一些村庄只是中国千万个正在“变身”的村庄之一,从小山村到产业小镇、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的探索中,乡村将绽放得更加多姿多彩,村里的日子更富更美。
来源:景泰三农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