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内容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脱贫攻坚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基础,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56个民族共同享有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甘肃解决了困扰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而且一个民族、一个家庭都没有落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关键词 乡村振兴·民族地区 ·高质量发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少数民族群众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问题从来都是治国理政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对搞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有着深刻的洞察。民族地区发展得怎么样,少数民族脱贫群众生活如何,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民族地区调研。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都留下了总书记访真贫、问冷暖、解民忧的足迹。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12日至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一、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民族地区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1年民族八省区有近4000万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总贫困人口的3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助力民族地区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与乡亲们共商脱贫致富共同富裕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少数民族摆脱贫困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进步。”在一次又一次的考察中,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都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早在1989年6月,习近平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曾就搞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大团结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并撰写成 《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一文,收录在之后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摆脱贫困》一书,处处都透露着习近平在实践中就如何摆脱贫困的深入思考。他当时说:“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习近平当年就怀有这样一份责任感,作为共产党人必须让整个国家脱贫。他深刻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宁德的探索和思考,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要起源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摆脱贫困》中都能找到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成为一名普通农民,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在梁家河期间,习近平几乎没歇过,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种地、拉煤……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回忆:“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7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在梁家河的窑洞里,习近平就开始思考中国,开启了反贫困的生动实践,七年农民生活,让他记住了人民,记住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责任。正是在梁家河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铭刻在了习近平心里。习近平从村到县,从市到省的工作经历,让他深刻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深知民间疾苦,深切了解中国老百姓的心愿期盼---他懂老百姓的心! 在习近平的心目中,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不了解农村,不了解贫困地区,不了解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什么是百姓的喜怒哀乐?半个世纪前,陕北梁家河的黄土地上,下乡插队的习近平顶着严寒风霜,走过沟壑纵横,亲身感受过百姓疾苦。正是在梁家河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铭刻在了习近平心里。他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农村、农业、农民有天然感情。因为走过一样的路,因为苦过相同的苦……从陕北梁家河到河北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上海、北京,再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走到哪里,就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带到哪里。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从黄土地中走来,从村支书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把人民幸福作为“国之大者”,带领14亿多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用心体察着群众喜忧,感受着百姓冷暖,躬身探寻着人民幸福之路。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在人民领袖带领下,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被充分激发出来,不断创造新时代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从地方到中央,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他说,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质的本质和核心,入了党,就要一辈子一心一意地跟党走,对党就要知恩感恩报恩。多年不变的深耕基层、踏实亲民的作风,习近平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着他对人民的挚爱。他说,“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201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后的当天中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十八大的500多名中外记者亲切见面。他把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使命概括为三个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鲜明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习近平始终把人民的梦想作为自己的梦想。
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多次深入民族地区为发展把脉问诊,时刻关心着少数民族群众的冷暖安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全国两会上与少数民族代表委员共商脱贫致富大计,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多次回复乡亲们的来信,关心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脱贫攻坚事业,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15年1月29日,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2015年3月8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考察时强调,“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看望慰问时强调:“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辩证指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这几项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一并研究、同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5月对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未来奔去。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郑重承诺。春风化雨,亲切关怀,殷切期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少数民族群众,鼓舞各族儿女奋发图强、共奔小康,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温暖大家庭,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都能感受到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关心和厚望,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衷心爱戴,使少数民族群众受到巨大鼓舞,积聚起磅礴的力量,共同谱写着我国民族事业新篇章。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圆梦。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这一庄严的承诺,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终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在新时代如期得以实现。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202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三个多民族省份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是把光荣与梦想写入史册上的世纪伟业。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56个民族的团结和力量。从黄土地中走来,从村支书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把人民幸福作为“国之大者”,带领14亿多人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族儿女撸起袖子加油干,携手奋进新时代,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民族地区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少数民族群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乃至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底气。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们必须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真理伟力和思想伟力,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增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脱贫攻坚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基础,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56个民族共同享有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民族地区是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最难啃的硬骨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民族地区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役,也是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西藏和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地区,生存环境恶劣,致贫原因复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贫困发生率普遍在20%左右,生存条件比较恶劣,自然灾害多发,地理位置偏远,地广人稀,资源贫乏。西南缺土,西北缺水,青藏高原缺积温。深度贫困县中,有少数民族县113个。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民族宗教、国防安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加大了脱贫攻坚的复杂性和难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事业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力度。对西藏和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地区,出台了专门的支持文件。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大力度实施易地搬迁工程。2013年起,累计投入到民族八省区的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279.3亿元,占同期全国资金总量的44.3%。2018年,在中央财政专项扶贫新增资金中专门安排120亿元用于“三区三州”,占全国新增资金的60%。
"三区三州"在全国脱贫攻坚大局中有特殊重要地位,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位于民族地区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全国120个自治县(旗),有85个是国家级贫困县;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三区三州”都在民族地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80%以上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三区三州的"三区"是指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及南疆的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四地区;"三州"是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
脱贫攻坚以来,三区三州各级组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瞄准突出问题和重点任务精准发力,确保"三区三州"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优势兵力攻坚,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完成了饮水安全、控辍保学、健康扶贫、住房安全等工作。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强化后续帮扶,做好搬迁人口社会融入,引导贫困群众逐步接受现代文明。产业扶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走特色优质高效发展路子,完善带贫机制。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省级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加大行业部门支持保障力度,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综合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齐心协力打赢了"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战。
深度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为打赢这场战役,各民族地区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在精准施策上做文章,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上动脑筋,把扶贫同扶智、扶志更好结合起来,增强了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让民族地区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2014年,新疆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7.9万户、308.9万人,贫困村3666个,贫困县32个。新疆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因贫失学辍学实现动态清零,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均达100%,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三区三州"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一张张灿烂笑脸、一幅幅动人画面、一个个暖心故事,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谱写成一首首社会和谐的动人交响曲。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
西藏作为“三区三州”中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2019年底,最后一批19个贫困县(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区),标志着西藏全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西藏大学教授图登克珠说:“60多年前,在党的领导下,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今天,在党的领导下,困扰西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基本消除,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西藏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塔玛村党委第一书记格桑卓嘎,曾3次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2013年3月9日,格桑卓嘎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9月30日,格桑卓嘎作为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邀请,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再次见到总书记。2017年3月11日晚,全国两会少数民族代表委员茶话会现场,格桑卓嘎坐在习近平总书记身旁,汇报了塔玛村告别穷村走上富裕道路的巨大变化,总书记高兴地请她转达对乡亲们的问候,祝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有个德庆村。过去,这里曾是一片荒郊,有不少人外出乞讨,村子落了个“乞丐村”的绰号。如今,得益于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经过村民们的努力,德庆村已成为靓丽富裕的乡村。“日子过得更好了,年轻人都比拼赶超,感谢党中央和总书记,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土生土长的德庆村人,64岁的朗杰言语中带着喜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就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尤其在民族地区显得更为紧迫。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三、甘肃解决了困扰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而且一个民族、一个家庭都没有落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地处黄土、青藏和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甘肃,曾几何时,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奏章中记录的“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穷苦局面,成为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地区,干旱少雨,饱受缺水之苦的真实写照和历史见证,过去几十年,甘肃几乎成了贫困的代名词。
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成为甘肃两大底线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面对面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甘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甘肃长期都在同贫困做斗争”“我国区域性扶贫开发的实践就源于甘肃”。“孩子们有没有上学、粮食够不够吃、低保有没有保证”,这些几乎是习近平每到一地都要问起的事情。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拔2400多米、人均纯收入只有1400多元的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看望困难群众,和八旬老党员马岗亲切交谈,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习近平总书记特意端起一瓢水细细品尝时紧锁眉头的感人场景,至今令人难以忘怀,留下了“咱们一块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殷嘱托。习近平总书记沿着陡峭山路来到山大沟深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看望东乡族群众,叮嘱“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如今,布楞沟村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党恩、饮水思源,群众在自家院子取水口上立起石碑,上面镌刻着“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2019年8月在甘肃考察的4天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行程1000多公里,日夜兼程,在火车上吃了5顿饭,途中还多次下车走到自发集结夹道等待的群众中,亲切握手问候。多次在专列上午休、过夜,减轻地方负担,降低接待规格,亲自审定菜单,严格要求“四菜一汤”。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为中央政治局、为全党作出了示范。一言一行,体现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鲜明态度。点滴之间,彰显人民领袖亲近人民的深厚情怀。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一路看,一排排黛瓦白墙的新房宽敞又明亮。在随后召开的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提起这段见闻:“我昨天到黄花滩那户老乡家,家里都是精装修,电视还是弧形的,我都没有那种电视。”话音未落,笑声阵阵。总书记接着说,我问老两口还有什么要求,这位乡亲掉了眼泪,“他说,哪有什么要求啊,想到想不到的都给了,千恩万谢感谢党。我们现在有民心啊,老百姓看到了我们是为他们做事。我们这个船啊,有人民的海洋牢牢托着。永远不要失去民心,永远要想着给老百姓办事。”2019年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李应川家,同李应川一家拉家常。习近平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2019年8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人民领袖爱人民》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调研时的温暖时刻:历史的瞬间,定格了一幅珍贵的历史画面:人民的领袖人民爱,人民的领袖爱人民。一路上,人民群众的质朴和对领袖的热爱让人动容,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爱也感染着人民群众,包括身边的每一位同志。不封路、不扰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给考察出行定的一条规矩。一些群众为能同总书记握手而跳了起来,有的还流下了热泪。几乎所有照片,总书记都在微笑着……那是人民领袖面对人民的表情。在建党近百年的历史时刻,人们都在追问: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以行动告诫全党: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无论走多远,中国共产党都不能忘了来时的路,中国共产党为民爱民的本色永远不能褪色。从陕北小村庄梁家河走来,一步一个脚印,他熟悉老百姓。每当面对群众,总书记总是谦虚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黄河岸边,市民们讲起了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幽默地说,你们幸福的一个原因还有兰州拉面。几十年前梁家河的老百姓最大的心愿是“能吃顿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惦念着。正是因为这种对人民的深厚情怀,党的十八大后,他决心让全国贫困群众都摆脱贫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脱贫攻坚,书写了人类反贫史上难以置信的奇迹。
面对脱贫任务全国最重的特殊省情,甘肃省委省政府站在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豪情壮志,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意志,举全省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了一场声势浩大、惊天动地的脱贫攻坚战役,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36万名帮扶责任人、7.45万名驻村帮扶人员奔赴扶贫一线,把汗水洒遍千山万水,把心血倾注千家万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中,东部协作4市和36家中央定点扶贫单位鼎力支持、无私援助,累计投入资金112亿元,实施协作项目4931个、帮助引进项目1170个;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倾情助力,“光彩事业临夏行”“民企甘南行”“津企陇上行”“巾帼脱贫行动”“千企帮千村”等帮扶活动卓有成效;各级帮扶干部驻村入户、奋战一线,涌现出张小娟等胸怀大爱、忘我奉献的模范典型。千里陇原的山山水水,处处留下了牵手帮扶的动人场景,深深镌刻着聚力攻坚的奋斗足迹,精彩书写了伟大减贫事业的甘肃篇章,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小娟、“时代楷模”邱军、柴生芳等一大批先进模范和典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2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告别了困扰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特别是纳入全国“三区三州”的甘南、临夏及天祝等深度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我国减贫史上留下了厚重的甘肃印迹。
甘肃省把纳入国家“三区三州”的临夏州、甘南州和天祝县,以及省定18个深度贫困县、40个深度贫困乡镇、3720个深度贫困村,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制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落细攻击点位、破解重点难题。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国家“三区三州”和甘肃省“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州8县市均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1116个行政村中有649个贫困村。2013年底建档立卡人口12.8万户56.32万人,贫困发生率32.5%,其中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贫困人口37.58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总数的66.7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真正意义上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临夏各族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扛牢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政治责任,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团结带领全州24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六个精准”方略,落实“五个一批”路径,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在临夏大地掀起了一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和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水比油贵” “人背畜驮”“摔死麻雀渴死蛇”形容这里陡坡和干旱缺水,东乡半个县冬季断水。脱贫攻坚让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东乡群众吃水难问题。昔日连县城都很少去过的妇女,如今走出大山,带着自己的刺绣产品,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走向国际舞台。东乡县大树乡南阳洼村66岁的马一狄里说“我是一个脱贫户,以前我们一家人饭吃不饱,喝不上水,到县城来回需要一天。如今,自来水拉通了,路修好了,不愁吃不愁穿,感谢总书记,感谢共产党。我现在牛也养上了,羊也养上了,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甘南藏族自治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最大的稳定利器,紧密结合甘南藏区实际,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藏区特点、甘南特色的攻坚之路,全州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全部清零见底,甘南藏区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州上下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殷切嘱托,抢抓“三区三州”和“两州一县”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切实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政策支撑,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的39750户17.74万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309个贫困村和深度贫困村全部出列,8个贫困县市在过去的三年内相继脱贫摘帽,全州提前一年实现整州脱贫摘帽。因地制宜促增收,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全州各地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铺天盖地”育产业,“顶天立地”树品牌,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在继续依托“环境革命”和“生态文明小康村”两大平台、探索创立“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金字招牌的同时,谋划实施了“一十百千万”工程,不仅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协同发展,而且为1450家农家乐、藏家乐、林家乐的成功开办创造了条件,为3.8万农牧民群众就地就近实现“旅游增收”搭建了平台,甘南旅游扶贫减贫模式成功入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
甘肃摆脱贫困的艰辛历程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缩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历史印证。甘肃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总结经验,立足现实,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活典型的实践结晶。回望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甘肃人民为彻底解决困扰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深感欣慰,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倍感振奋。这是广大陇原儿女矢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创造的伟大奇迹,也是甘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划时代影响的伟大胜利!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甘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坚持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牵引带动“三农”工作,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开展乡村建设,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更加稳定,陇原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把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这条底线,认真落实“四个不摘”,激发内生动力,引导脱贫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从“我要脱贫”向“我要振兴”转变。在全省组织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及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创新之举,成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展现共产党好,新时代好,展现新时代新气象新风貌新作为的生动实践。2022年5月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对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坚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脱贫群众用勤劳双手增收致富,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把共同富裕作为久久为功、动态发展的过程来认识,才能不断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们实现温饱的目标,更要使人民过上能够全面发展的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生动写照,也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三农”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长期执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老百姓才能生活更加幸福。共产党说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不仅关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更关乎中国共产党长期安全执政。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认知与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共同富裕的理解,有着深刻的理论支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有着深沉的现实思考。能否实现共同富裕,事关经济社会能否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国共产党长期安全执政的群众基础,事关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共同富裕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人民立场。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是客观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精神生活普遍富有,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地享受到丰裕富足的物质和文化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自始至终用“共同富裕”来向人民群众宣示未来奋斗目标的重要特征。
共同富裕体现对新时代历史方位与历史使命的准确把握。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想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美好理想的启发、驱动下,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共同富裕这个奋斗目标始终高度重视并经常加以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共同富裕从理论和实践上推进到了新的更高的境地。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的共同富裕,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辩证的而非绝对的,是实事求是的而非形而上学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那种将共同富裕等同于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的看法,既忽视了历史上出现过的深刻教训,也忽视了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是不科学的。在中国推进共同富裕必须依靠政策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集中力量推进脱贫攻坚,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就是以政治力量、制度力量和人民力量促进共同富裕的伟大生动实践。从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思考,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强化政府作用,又不能忽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既要发挥政治的力量,又要发挥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既要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要激发内生动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下足“绣花功夫”。广大人民群众自身要发挥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体现能动性、激发进取心,在辛勤劳动、拼搏奋斗中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项共同的事业,是各种主体竞相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携手创造美好生活的进程。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基本国情,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历史背景。这就决定了,一方面,要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客观实际,不能犯急于求成的毛病,不能超越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在认清困难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尽力而为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不断朝着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共同富裕既是奋斗目标又是历史发展过程,要有经过长时间艰苦努力才有可能把事情办好的思想准备,更要有“补短板”的强烈意识和有力措施。当前,要重点统筹需要和可能,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以此为着力点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逐步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把共同富裕作为久久为功、动态发展的过程来认识,才能不断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7月21日至23日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族群众扎根边陲、守护国土、建设家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29日、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 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赤胆忠心践行党的战略策略。各地区各部门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必须无条件执行,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真正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制度规矩、体制机制、行为规范、工作程序、一言一行中。在哪个岗位就把哪个岗位的事情干实。不断通过解决问题、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思想中,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行动上,下最大气力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迈进,续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最壮丽的中国故事。因此,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刻感悟其 理论品格、思想魅力、实践价值,切实理解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紧密结合具体实际学懂弄通做实。要始终遵循党的农村工作基本经验,加强“三农”领域作风建设,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本来就晃晃悠悠,稍遇到点风险变故马上就可能致贫。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绝不能出现这边宣布全面脱贫,那边又出现规模性返贫。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2021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2020年8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其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设施、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等要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重要的工作指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增强风险意识,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坚定不移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举措。坚定不移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使农业农村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坚定不移把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共同富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需要全体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伟大时代创造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脱贫攻坚是新时代最好、最现实、最生动的党史教科书。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改革创新的时代,也是创造奇迹的时代。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脱贫攻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近些年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最为壮丽的事业,是新时代最伟大的历史壮举,是新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党史教科书,是新时代最生动最壮丽的中国故事, 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最鲜活的教科书。深刻感悟摆脱贫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实现共同富裕蕴含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增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接续奋斗前行的使命担当。
脱贫攻坚的奋斗实践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有着许多深刻启示。这就是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牢记初心使命、共同团结奋斗,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必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才能在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行稳致远。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是历尽千辛万苦得来的,必须巩固住、拓展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就必须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必须以优良作风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自觉同群众一块儿奋斗、一块儿生活、一块儿苦乐,在服务群众、为群众谋利益的具体实践中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增强大局意识,“尽锐出战”提高主动作为,“精准务实”促进科学实干,“开拓创新”推动工作高质量,“攻坚克难”练就过硬本领,“不负人民”锤炼政治品格,团结一心,持续奋斗,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乡村振兴更大的胜利。
(作者系甘肃省乡村振兴局调研指导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作者简介
李伯祥,男、现任甘肃省乡村振兴局调研指导处(宣传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曾担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宣讲团成员;甘肃省委宣传部特约评论员,甘肃省委网信办特约网络评论员,甘肃省三农问题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共临夏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客座教授。曾主编中共甘肃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甘肃农村工作》杂志整十年,担任中共陇南市委机关报《陇南日报》常务副总编整十年(其中主持工作整两年)。历任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经济协作办公室主任、中共陇南市委宣传部企业宣传科科长;中共甘肃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综合信息处处长、调研督查处处长、宣传处处长;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督查协调处处长、调研指导处处长;甘肃省乡村振兴局调研指导处(宣传处)处长。担任多个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课题评审组专家及主任委员,应广西师范大学邀请参加2022年广西重大课题《欠发达地区推动共同富裕问题研究》。先后被中共陇南市委评为陇南市“5·12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荣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甘肃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甘肃省法制宣传先进个人;2021年、2022年评为甘肃省乡村振兴局优秀共产党员。论文《关于我国西部地区增创新优势的思考》荣获《人民日报》第三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一等奖,二集电视文学剧本《婚变》荣获“全国首届当代农民喜闻乐见的电视剧本金牛奖优秀奖”,两次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讲好新时代中国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故事系列文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最现实最生动的党史教科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最壮丽的中国故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最现实最生动的伟大实践》(四万二千多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思政课最鲜活的教科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先后在中宣部《学习强国》、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新闻网、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网、国家乡村振兴局官方网站、中国乡村振兴网、国家发改委国合乡村研究院、北京中关村、中旅集团、北京高端在线民情调查中心、西安新闻网、安徽大学、每日甘肃网、中国甘肃网,中国兰州网、兰州大学、甘肃社会主义学院、今日头条、网易、丝路文博网、甘肃三农在线、陇东学院、南梁干部学院、庆阳革命老区《庆阳网》;香港凤凰网、香港今日观察等网站刊发,全国多家网站转发。长篇理论文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最现实最生动的党史教科书》(两万七千多字)及姊妹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最壮丽的中国故事》(两万八千多字)入选“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应邀与300余位专家线上参会,50多万人关注本次论坛。先后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政部、国家医疗保障局举办的培训班宣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引,确保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生动实践》入选甘肃省委宣传部“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典型案例,《弘扬“甘肃精神”,厚植人民情怀,站稳群众立场,解决急难愁盼》入选甘肃省委宣传部第二届“甘肃高质量发展论坛”;长篇理论文章《讲好“黄河故事”·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黄河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塑形铸魂的实践与思考》入选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甘肃中华文化学院)举办的“弘扬黄河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助推甘肃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国家乡村振兴局官方网站、中国乡村振兴网、丝路文博网、中国旅游文化网、中原经济协作区网等网站全文刊发,中国人民大学刊发相关报道。长篇理论文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论<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刊登丝路文博网、甘肃三农在线等网站。为大型报告文学集《千年梦想--甘肃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纪实》第一卷撰写长篇纪实文学《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甘肃脱贫攻坚纪实》《千年梦想成现实--甘肃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纪实》《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生动实践---甘肃省脱贫攻坚冲刺清零侧记》《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向脱贫攻坚英雄致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帮扶干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甘南实践——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等。
电话:13919160510(同微信)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