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乡镇快讯

酒泉市金塔县:文明植阡陌 乡村树新风

2022年10月20日 甘肃三农在线 王萍

1.村规民约.jpg

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当下,反对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在金塔蔚然成风。

近年来,金塔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多措并举破除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全县上下焕发出乡风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明力量”。

红白理事会,理出“新气象” 

过去,中东镇官营沟村操办红白喜事,总要吹锣打鼓,摆上几十桌招待客人,一场白事办下来最少要几万元,喜事的花费更要翻倍。

为刹住这种陈规陋习,2020年,官营沟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组织村干部、党员签订《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承诺书》,带头移风易俗,并制定《官营沟村红白理事会章程》,规定办婚事不得大摆宴席,且每桌花费不得超过900元;丧事坚持从简,费用少了一半。

“现在家里婚丧嫁娶,谁也不用撑面子大摆酒席了,只要跟村里红白理事会说一声,就会有‘专人’帮忙计划把关。”谈及村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气象,金塔县中东镇官营沟村村民李宝林竖起了大拇指。

2.“好家风,好家训”宣传长廊.jpg

两年来,在官营沟村红白理事会的帮助下,村里办了几十场红白喜事,文明节俭蔚然成风。

“针对盲目攀比、大操大办、人情负担重、天价彩礼、低俗婚闹等现象,金塔县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勤俭节约、崇尚文明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金塔县文明办工作人员石秀娟说。

近年来,全县各乡镇村组、社区都由党员干部带头成立红白理事会,指导各村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村规民约及各项章程,通过“软引导”+“硬约束”的方式,鼓励大家移风易俗,树立节俭新风。同时,通过典型带动,引领村民维护文明乡风,进而让群众在移风易俗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道德评议会,引领“新风尚” 

婆媳不和、家庭矛盾、邻里吵嘴、环境脏乱……基层小事怎么解?金塔县东坝镇组建的“村民道德评议会”给出了答案。

“邻里之间也不会发生什么大事,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相互理解一下,就过去了。”刚刚被评选为2022年三季度“邻里和睦户”的东坝镇梧盛村村民的张丽华说道。

据悉,东坝镇梧盛村村民道德评议会通过组织召开道德评选活动,对“最美家庭”“好家风示范户”“尊老爱幼”“致富能手”等典型每季度举行一次表彰大会,让先进走上领奖台,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左邻右舍都在争先恐后的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现在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了,邻里相处也十分和睦。

东坝镇各村组的道德评议会由德高望重的热心居民、老党员、致富能手等组成,研究村民道德评议相关工作和各类榜样进行评选推荐,参与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调节,并在本村的“红黑榜”上进行公开,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投身除陋习、树新风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金塔县在各乡镇村组大力推行村规民约、道德红黑榜等制度,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帮助解决“管不了、管不好、管不到、管不住”的事务,促进乡风民风向善向好。坚持以“榜样”之力,塑造人文环境之“骨”,选树“最美人物”“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身边好人”600余人,制作“道德红黑榜”“善行义举榜”200余幅,让群众事有遵循、学有榜样,营造了“人和、心齐、风正、气顺”的良好氛围。

3.积分超市货架上摆满了物品.jpg

小小“积分制”,激发“新动力” 

一袋盐1个积分,一块肥皂2个积分,一瓶洗洁精10个积分……在金塔县鼎新镇头分村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里,各种生活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每种物品下方都标有积分价格。

“平时打扫卫生,做一些公益活动,就可以积累分数,积分还可以用来兑换一些想要的生活用品,同时还可以让村里面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一名村民用50积分兑换了酱油、洗洁精、纸巾等日用品,脸上写满笑意。

据介绍,这个“积分超市”的所有物品都可以按照积分制细则进行兑换。村民在孝老爱亲、勤劳致富、家庭整洁、志愿服务、助人为乐、疫情防控等方面表现良好、作出示范的,都可以作为积分依据,通过点滴小事逐渐引导激发群众热情,从而形成习惯。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积分兑换制的“积分超市”已逐步成为这里建设良好家风、文明村风、淳朴民风的新载体,为培育文明乡风提供了新动力。

近年来,金塔县把引导创建“积分超市”作为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用文明行动换取荣誉积分,以积分兑换日常用品,激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塑造了乡村文明、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新风貌,让乡村文明治理真正“活”起来。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