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处站动态 技术推广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乡村振兴 图说三农 三农视频
Logo
首页 > 乡村振兴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玉门市整合资源要素全力创建“五美”乡村

2023年05月10日 甘肃三农在线 张兴伟

今年以来,玉门市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总体目标,坚持规划引领、繁荣中心、统筹推进、社区管理的思路,以“5555”工作机制为抓手,整合政策、资金、资源要素,打造农房改造、基础设施配套、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特色产业培育、公共服务跟进、社会综合治理为一体的集中居住区,构建“村庄美、田园美、庭院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农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

坚持“五个集中”规划布局

以乡村建设规划为引领,以中心村为基础,以打造新的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中心为目标,集中农房改造、基础设施配套、高标准农田、高效新型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五个要素,扎实推进集中居住区建设。一是高标准农房在规划的集中居住区开建。2022年建设的758套新房、2023年落实的630套农房,全部落实在规划的14个中心村组,放大原点,强化辐射带动效应。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在集中居住区落地。光伏发电、村组道路硬化、太阳能热水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全部围绕新建农房配套。小区内新建农房全部架设太阳能光伏、40公里的村组道路硬化优先在集中居住区配套,户均2万元的太阳能热水供暖免费在集中居住区安装,现梁子沟村66套太阳能供暖方案已经讨论修改完成,5月份即可完成安装。三是高标准农田集中在新的居住区布局。2022年已建的8万亩高标准农田有5万亩落实在集中居住区所在村组,2023年计划的6万亩高标准农田有4.5万亩围绕集中居住区布点建设。四是高效优质和新型特色产业集中在集中居住区培育。围绕集中居住区建设,扶持培育农户发展乡村旅游、特色餐饮、农事体验、乡村驿站等新型产业。根据农户意愿规划建设集中养殖小区,现已规划落实养殖小区317户,乡村休闲特色产业59户。五是公共服务集中向居住区进驻。养老院、日常照料中心、幼儿教育、卫生防疫等机构设施向集中居住区延伸、靠拢、入驻,现建成建设的14个集中居住区、建成和创建的18个乡镇建设示范村均实现了卫生、养老、医疗、防疫等公共服务全覆盖。

实施“五五”工程建设新村

推出五种改造模式尊重农户改造意愿。结合农村住房和居民点布局现状,在充分调研论证、征求农户意见的基础上,推出原址新建、易地新建、拆除腾退、扶持进城购房、康养安置五种改造模式,充分尊重农户的改造意愿;五方发力融资。破除农房改造融资难,采用社会资本方融资、政府补助、农户投工投劳、协调入围准入银行降低门槛放贷、长年贷款贴息补助五种途径相结合融资。采取特许经营权项目,由中标的甘肃七建和华邦集团融资5.1亿元投入农房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政府和两家入围企业三家按比例投入资本金合作分成,对集中居住区绿化、菜地开挖平整栽植,采取农户投工投劳方式节省建设资金,协调农商行向农户发放最长15年4.6%的建房贷款,对贷款7年的政府全额贴息,对贷款10年的贴息70%,对贷款15年的贴息50%;五种补助叠加。对易地新建的,给予7万元建房补助、10万元的贴息贷款,需要养殖圈舍的,再给予1万元生产管理用房、2万元养殖圈舍补助。对进城购房的,给予7万元购房补助、10万元贷款贴息。对40户以上风貌改造点上原址拆除新建的,给予4万元建房补助;对拆除腾退的,给予3万元拆除腾退补助。对在乡集镇或老市区购房的,给予5万元购房补助。对所有入住新建集中居住区的,户均投入6万元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坚持五个一体化推进。坚持供暖、排污、改厕、光伏、小区日常生活设施一体化推进建设,共核准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有光伏发电、混凝土道路、人行道、停车位、树池、菜地、石汀步道、果树绿化、给水、排水、供暖、强弱电、庭院灯景观灯、休闲设施、水系景观共15项配套工程;严把五个关口。设计关,公开采购甘肃中峪、甘肃山水设计院提供正规的风貌设计和施工设计图纸;地址勘测关,采购甘肃中冶岩土工程公司开展地址勘测、出具勘测报告;监理关,各乡镇采购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开展旁站式监理;资金管理关,以村成立农房改造资金监管小组,民主评议推选入住农户代表为资金监管小组成员,严格执行专账管理、年终审计;工程验收关,由住建、农业农村、审计、乡村、入住农户代表6方组成工程质量监管小组,从材料进场、混凝土浇筑、封顶竣工全程监管。

坚持五个配套管理新村

物业管理配套。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对小区卫生清扫、垃圾投放、暖气费、卫生费收取全程跟进、精细管理;养老康养配套。300户以上的小区配建养老服务和日间照料中心,所有小区均配建康养房,农村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交出旧宅后免费入住;文化设施配套。在集中居住区周边配建乡村大舞台、文体健身场设施,为群众提供自娱自乐、健身交流的设施场所;文明习惯养成配套。开展“五美庭院”创建,提倡“五净七个不乱”,引导农户由村民向居民转变;核心价值观美德养成配套。着力培育农村“十大乡贤”、开展“十提倡十反对”,倡导“净善美”文明乡风,改变群众不良的生活习惯,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

编辑:许丽